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五大亮点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五大亮点

2010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了应对危机政策的连续性,正确处理好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经济发展已经走上正常发展轨道,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2010年,我国GDP实现了10.3%的增速,增长速度不但高于深陷危机的2009年,还高于2008年,是2001年以来10年间排位第4的高增长年,经济发展已经走出危机,进入正常增长通道。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397983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09倍,跃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农民收入增速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上涨7.8%10.9%,达到191095919元,分别是1978年的55.6544.3倍。特别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不但是“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时期第一次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也是这期间第一次高于GDP增长速度,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比回落到2003年的3.23的水平上。

农业产生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54641万吨,实现连续七年增产,比2003年增长了26.87%,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年增长量达到1559万吨,仅低于2008年增长量。“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我们这个13亿4千万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为整个经济发展大局的稳定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

财政收入继续高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向好从国家财政的高速增长得到验证,全国财政收入年度增长既高于2009年也高于2008年,增速达到21.33%,财政收入总量为83080亿元,是1978年的73.38倍。财政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国家调控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有了更好的回旋余地。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全国居民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03302亿元,年均增长达到25.5%。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到2010年,分别从67.7%下降到41.1%和从57.5%下降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