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译的地名


错译的地名

 

早晨一上班就看到了新西兰地震的消息:当地时间22日中午,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强烈地震。并有人员伤亡的报道。由于敏同学常住新西兰,还有朋友的孩子在新西兰读书。所以,对新西兰地震的消息格外关注。

我没有去过新西兰,所以对新西兰的地名没有太多了解,只知道首都是惠灵顿,最大的城市叫奥克兰。在我的印象里,作为首都的惠灵顿,不是最大城市也应该是第二大城市。但媒体报道的确实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于是我急忙打开地图,寻找这个“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居然没有找到!再去网上搜看关于地震的报道,几乎都是“克莱斯特彻奇”这个名字,有的媒体译为“克赖斯特彻奇”,属于用字的差别。可见地震的中心位置就是这个“克莱斯特彻奇”。但地图上就是找不到。

继续找,几乎所有的媒体在报道地震中都是只用“克莱斯特彻奇”这个中文译名,而没有标注英文地名。好在新西兰不大,地震又是发生在“第二大城市”,于是我就找来英文的新西兰地图,挨个城市比对,终于找到了,原来发生地震的这个城市的原名叫Christchurch。在几乎所有的中文地图和文字介绍中,Christchurch这个城市都被翻译为基督城。

基督城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岸,又名花园之城,是新西兰仅次于最大城市奥克兰(Auckland )、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的新西兰第三大城市,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基督城的机场是新西兰来往于世界各地,仅次于奥克兰机场的第二大门户。人口约32万。

在我国,外国的地名和人名的翻译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版本,翻译者信手拈来,结果是让人摸不到头脑。韩国首都,原来翻译成“汉城”,不知为何忽然间就改成了首尔,媒体现在一致使用首尔,据说是为了统一使用音译,但是日本的首都却依旧叫东京,而没有译成淘客,否则,没准就让人联想到日本人都喜欢上淘宝网呢。

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人们都是可以接受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地方原来的一些固定使用的名称与音译不同,不必强求音译。还是应该尊重一下历史,否则真会让人找不到北了。

其实,外国的地名和人名,特别是大一些地方和常用的人名,数量毕竟有限,政府完全可以把这些地名和人名的汉语译法做一个一一对应的明确的规定,供翻译者使用。也避免大家看了都不知道是到哪儿跟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