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官场凤姐”也是一种政绩


王攀

今年1月中旬,湖南临湘市前副市长姜宗福化名出版了载有上述内容的自传体新书《官路》。与官场常见的低调、慎言不同,这位高调的卸任副市长再一次在网上引发热议。“公民官员”、“官场凤姐”,哪一个评价更适合这个“闯入官场的怪物”?21日,记者对话“卸职副市长写书披露官场潜规则”当事人姜宗福。(2月22日《京华时报》)

在我看来,无论是“公民官员”,还是“官场凤姐”,概括姜宗福这个“闯入官场的怪物”,都是一种悲哀。姜宗福说“我只是童话中那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这让一部分人受不了了”。一个人官场走了一圈,然后说了一些实话,就成了“异类”;这个官场肌体上立刻“排异”,被同僚侧目,被体制诫勉,最后被抛弃——调离官场。

对于姜宗福来说,调离或许是件好事。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姜宗福这个曾经的法制报记者、“湖南旅游策划界三驾马车”之一,虽然“官路”5年,但没有泯灭其中,而现实中,有太多的专家出身、记者出身的官员走上不归路。可以继续做“那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如若不调离,揭露官场潜规则、写官员“四种煎熬”的《官路》怎么这么容易出版?要知道,当初姜宗福炮轰张艺谋的“印象”和房价时,已经被纪委“做工作”了。可以让上至高层,下至平民了解,然后改变官场,官场小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但那些多是专业作家的道听途说写就,缺乏真实感;而那些贪官悔过书中又是戴罪之作,当教材总是别扭;独缺缺少像姜宗福既有深刻感受,又一身正气的官员“自传”。

为什么要写《官路》?让我们听听这个“官场怪物”的心声吧。“我想让大家看看官场的原生态,给高层的人提供一些思考。同时也让基层的个别官员照照镜子,希望他们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原来我炮轰房价、炮轰张艺谋的时候,会有人打电话说‘你出名了’之类的。出书后,刚开始大家非常沉默,没有任何一个人提起这个事情,也没有哪个过去的同僚主动打电话问问。接着,有很多人偷偷地打听书里写什么,担心把自己卷进去。”等等。

“官场凤姐”姜宗福到底在《官路》里写了什么,以至于让以前的同僚如此担心?不知道。“官路”五年,姜宗福多有感悟;离开官场,《官路》是他的总结。记得姜宗福在被突然调离到学校任职的时候,他还心有不甘;事实上,这次访谈,姜宗福“我不会顺从潜规则,但有时候也没有办法。就是因为我顺从得太少,不然的话也就不会这么快离开那个地方了”的话中仍有壮志未酬的落寞。不过没关系,姜宗福从另一个角度做出了自己的政绩,那就是《官路》;而且这个政绩意义更大,在官场里,姜宗福政绩再大,也仅对湖南临湘有利,而《官路》影响全国。

当好“官场凤姐”也是一种政绩。所以,从某种程度说,卸任的姜宗福是有政绩的。而如果卸任的官员,都能够像姜宗福这样多写一些“官路”之作,以亲身感悟改变官场生态,该有多好啊。期待更多的官员有更多的《官路》。

http://news.sina.com.cn/c/2011-02-22/0305219908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