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大起大落更需大智大慧


  避免大起大落更需大智大慧

  很赞同作者观点,在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调控面临许多“两难问题”,由于内外环境的不确定,也要避免宏观调控政策用力过猛或执行时机的失误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即遏制了通胀和资产泡沫现象的同时,经济活力也随之而去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矛盾之一是增长和通胀背离。抑制通胀就要收紧货币投放量,但这又将拉低经济增长速度。央行在2月8日和2月18日,分别动用了加息和调整准备金工具,基于控制通胀预期目的而收缩流动性的意图明显。流动性过度紧缩影响银行业安全,商业银行面对紧张的资金面和不断高企的成本,举步维艰。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锐减,融资成本抬高,加上近来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企业的生存受到挑战,进而影响到就业、消费乃至经济增长。为了防止过度紧缩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央行将会灵活运用回购、现券交易、央行票据等方式吞吐基础货币,使整个金融系统保证合理流动性。但是,目前频繁使用货币工具紧缩流动性似乎对银行业和经济开始产生负面影响。

  各地方政府陆续实施房屋限购政策后,房屋租金呈现新一轮上涨趋势; 与去年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相比,各地本轮出台的限购细则可谓“严上加严”。据悉,地方细则出台后,北京、上海等地楼市均受到较大影响。 尽管限购令让多地楼市成交量一夜骤降,但曲线购房规避限购令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人专门为各类劳动者及相关单位代理社保代缴、补缴业务,为异地购房者补办社保证明;通过假离婚规避限购细则的现象也不少见。限购令与户籍挂钩虽然无奈,但却是外向型城市调控的必要手段。由于目前推出限购令的城市大部分都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成熟、房产价值相对较高的城市,同时其社会经济资源也相对集中。因此,每年涌入的大量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购房需求,同时也占据了大量的城市资源,多数城市已很难再承载更多外来人口的消费需求。因此,要对当地市场进行调控,不可避免地要对新的外来需求进行限制。然而也有人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应对本地和外地进行同等的限制。拥有本地户口就可以多买一套房,这样的“优越条款”是引发非同等待遇的关键所在。同时,利用户籍区分政策曲线购房的情况,也恐引发更大的社会争议。

  全国大旱推高粮食减产预期,引发面粉等食品价格新一轮上涨;发改委2月20日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国内通胀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介于20%-21%,加息还会有1-2次。同时也要注意,民间资本的日益壮大,裹挟着海外巨量套利资金的流入是一股决不能忽视的力量,将使得市场的资金在政策从紧背景下依然泛滥。房地产的限购政策使得居民的投资渠道更加收窄,大量热钱可能转向股市。

  防通胀、调结构、保稳定、促增长,中国经济避免大起大落更需大智大慧!

  楼市限购令挂钩户籍引发关注 曲线购房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