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放一只风筝吧。祝所有朋友新春快乐!【附陈金茂评论馨楼诗话:洪烛的“风筝”】
私奔的风筝■ 洪烛
他为什么要把心掏出来
放到空中去?
为什么要给私奔的心
系一根线,不时往回拽一拽?
怕它跑丢了吗?
他是在放风筝,还是给囚禁在
牢笼里的心放风?
自由是有限的,有期限的
天空是无限的
作为大地的囚徒,他递上一片
小小的纸条儿,向天空示爱
纸条上写着什么?写着空白
如果不曾把自己放松一回
连这一小片空白
都不存在
作者:陈金茂
几天来,一枚风筝总在心空忽忽悠悠地飘着。
也正是这风筝,让我从网上认识了那个叫洪烛的诗人。恕我寡闻,在这之前,我没有读过他任何的文字,但一首《私奔的风筝》(见2010.11.
文心网),却让我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我再一次感叹诗的神奇力量。有时一行诗,就足以携着诗人穿越千古。
自古以来,那飘浮在蓝天的风筝,激发了诗人多少的灵感,或抒怀,或寄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而洪烛却别出心裁地放飞了他的那一枚“风筝”:
他为什么要把心掏出来
放到空中去?
开篇两行,将“风筝”比作“心”,放飞到空中去,是我始料未及的。这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远距离取譬,一下子调动起我所有的阅读细胞。
直觉告诉我:能写出这样诗句的,绝非泛泛之辈。
果然,诗人又以三个设问句――“为什么要给私奔的心/系一根线,不时往回拽一拽?/怕它跑丢了吗?/他是在放风筝,还是给囚禁在/牢笼里的心放风?”启开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不知为什么,读到这儿,我无端地想起有人把相夫之道比喻成放风筝,说男人就是女人手中的风筝,她指哪儿他飞哪儿,不想让他飞了一拽线,立马要回来!但我又马上告诉自己,倘若做如此解读,那就太狭隘,太肤浅了。
作为大地的囚徒,他递上一片
小小的纸条儿,向天空示爱
纸条上写着什么?写着空白
当下,人们常有一种被“囚禁”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周围的事物对内心世界的干扰,是干干巴巴的琐事塞满了大脑而造成的精神缺氧与疲倦。于是,人们便有了向往“自由天空”的渴望。所谓的“私奔”,是“向天空示爱”,是对精神牢笼的突围。
人总是不能完全彻底地诉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悲哀,也是诗歌永恒存在的原因。是的,不能完全到达的地方必然充满诱惑,而这种诱惑则更令生命倍添感伤和无奈。即便如此,诗人以为:
如果不曾把自己放松一回
连这一小片空白
都不存在
整首诗,既流淌着一种人在极端压抑下的无言困惑,又呈现出一种为了生存而萌发的精神叛逆。这种叛逆,是现代人的一种“自我”救赎,为了更长久地热爱和留恋,似乎必须历经绝望。
“自由是有限的,有期限的/天空是无限的”,这里,天空作为诗人对生活和现实的感受与认识,成了某种特定环境下掩饰内心压抑的最好事物。私奔的风筝,
惟有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体验中使生命的停顿获得一种延长,虽短暂却永恒。(2010.12.4于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