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是稳妥,还是稳拖


  作者:赵进斌

  舆论监督管控越来越收紧,互联网屏蔽过滤日趋严厉,中国的政治模式是成功的。近期这一切活灵活现的现实都让有良知的公民感觉到,虽然五中全会表面上表态政改要“积极稳妥”,事实上正步入稳拖。近年来,国内政改有些领域是前进一步倒退两步,有些领域是公然倒退。执政者仍然过分迷信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几十年来,决定十三亿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仍是政治局,九常委,某某中全会,他们到底是怎样“民主集中”的,人民一无所知。最高权力阶层的权力分配权力交接更是讳莫如深的绝密。人民只有团结在一代又一代新“核心“或”周围”的份,没有参和议的权,只须“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指导思想和方针,“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某某人思想上来”。眼下,因为在今年省、市、县、乡大换届的形势下,各级官员正在使出深身解数角力,因为官场生态始终是跑、冒、漏、滴,所以,中组部就反复强调申明“组织纪律”,反复强调,是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在潜规则繁荣昌盛的时代背景下,官员们心照不宣地普遍遵循外甥打灯笼权力,期冀在政坛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或分得一杯预期权力羹,在十八大临近的情况下,新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执政规律中,本届执政者基本面临功德圆满,全身而退,按照趋利避害最优化的自然法则,谁也没有必要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稳拖、垂帘听政甚至退而不休就是最好的中国特色的执政模式和某些人屡试不爽的法宝。

  政改不是莎翁上演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浪漫剧情,也并非是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欧洲谚语的引申,宪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唯一的通途,这大约是绝大多数世人认可的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演进的普世规律价值。那种反复强调中国特殊的人,要么是充分享受几十年专制独裁最大利益好处的权贵小集团,要么就是他们豢养满脑皇恩浩荡的奴才犬儒。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都是权贵集团顽固坚持专制独裁的借口。在我眼里,中国特色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低工资、低人权、低福利的艰难困苦,中国模式就是集中纳税人的钱财来印证朝廷的盛世辉煌,这种模式经济上可能是短期成功,长远必定不可持续,这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盛极而衰,物极必反是大自然周期循环的规律。

  政改是真“积极”还是真“稳妥”,看看近年来为国人所期待的官员申报个人家家庭财产制度试点,民主选举乡镇长,人大代表选举等试点就一目了然。它们大都是逢场作戏,有些稍微出格的单兵做战引起人们关注的大都半途而废偃旗息鼓。对这些试点经验,执政高层既没有形成共识,更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形成制度推广的胆识和勇气。三十多年来,连政改的文字表述都要倒退到反复字斟句酌的地步,主要领导人表态更是变得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此噤若寒蝉的政改生态环境,所谓政改的“稳妥”不是稳拖还能作何解释?

  本届执政者们,也真应了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自然规律,历史自然会忠实记录他们的执政轨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九常委也好,政治局委员也罢,现实的一切溢美之词都不会太长久,不知他们有没有这个自知之明。有道是,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历史已经证明,一旦进八宝山,隆重追悼会,一连串的盖棺定论评价只是瞬间的文字游戏,所以周公、邓公身后不留遗物,这是他们生前深思熟虑自知之明的最好归宿。

  本届执政者们,如果真的想在政改上有所作为,在当前国富民穷体制弊端暴露无遗,阶层贫富不均日趋严重,腐败现象导致民怨沸腾的社会背景下,应该就政治体制改革明确提出时间表、路线图,特别要明确提出还人民民主的“四权”,怎么还,如何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等等,都要制定系统性的原则和标准,让人民看到政改希望,增强信心,等得起、耐得住才是上策。而不是目前这种含含糊糊,王顾左右而言它,犹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积极稳妥”,让人民“有序参与”的前提是执政党先“有序放开”,尤其是建立民主社会的舆论监督,言论自由这最基本的两条,几十年动辄无法无天管控的事实,以不变应万变的僵化思维应尽快彻底废弃。要想作到这样,就必须以王安石“三无畏”的胆识和勇气,以只争朝夕的信心,尽快在若干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政改改革大业,少提出华而不实的口号,多解决人民大众的沉重现实问题,而不是顾此失彼、患得患失,而执政高层没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胆识与勇气,政改前景基本就是稳拖。

  行文至此,想起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知祥称帝后,为了酬谢昔日患难与共一同打江山的将相大臣,给他们诸多宽厚的待遇。然而这些官吏借此机会肆无忌惮地害民虐庶,搜刮民脂民膏。孟昶继位后,为整饬吏治,于广政四年(公元941年)亲撰《颁令箴》24句。宋灭蜀后,宋太宗鉴于前后蜀政治腐败、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将《颁令箴》缩写为4句16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好一个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上海胶州路大火“头七”的祭奠现场,不就有人打出“人在作,天在看”的挽联吗?

  风雨无阻,至死方休。可能是总攻前战士们等待的冲锋号响,也可能是无力回天的空谷绝音。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