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 重庆宏观环境及发展走向


  “十二五”时期 重庆宏观环境及发展走向

  “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抓住“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两江新区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特别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翻两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金融业突飞猛进,现代产业高地快速崛起。“四件大事”历史任务基本完成,113.8万移民搬迁任务胜利完成,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活力,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观。“五个重庆”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品质和功能同步提升,全面完成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任务,在西部地区率先取消二级路收费,“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五干线”铁路网建成,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市民健康素质、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快速崛起,两江新区起步良好,两大保税(港)区启动运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入,住房、户籍、城乡建设用地等改革强力推进,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实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的重大转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一半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民生十条”增添惠民新措施和发展新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13.1%。

  “十二五”时期重庆宏观环境及发展走向确实是令人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观点是, “十二五”时期,国际形势总体平稳;我国发展基本面总体向好,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主旋律。这一时期是重庆“加快”、“率先”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重庆“十二五”发展走向是:抓住机遇,全面发力,提速发展;顺势借力,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突出优势,增强综合实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国际化,提升外向性,建设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十二五”时期重庆加快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的战略性突破和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加快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和民生的全面改善,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提升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切实依靠需求主导、消费驱动,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共建共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轨道,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个人觉得,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集约、节约、生态、低碳成为发展主旋律。两江新区将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引擎,城乡统筹取得制度性突破,区域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迎来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