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新一轮经济突破的共同战略目标。美国决定在10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重点发展新能源、宽带网络和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国际领导地位;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发展;日本则将重点发展环境能源与健康产业,到2020年创造100万亿日元的新资产。
在中国,国务院2009年确定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有27个省市提出各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在这其中,19个省市提出发展新能源产业,17个省市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16个省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2个省市发展电子信息网络产业,7个省市发展制造业,7个省市发展汽车业。
如果说钢铁、水泥是传统产业的重要基础,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产业升级、高端装备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测算,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增长率仍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市场规模在2012年将超过1300亿元,是最具增长活力和投资机会的领域之一。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近十年以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当前,微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成为了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投资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领域。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拉动下,未来中国新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1年1月17日至18日,工信部十二五原材料发展规划浮出水面,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亟需的关键材料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材料升级换代。力争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材料是近年来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新材料的需求仍在不断上升中。例如:多晶硅需求已从电子行业转入光伏领域,未来仍将保持年均30%的增速;高性能玻纤用于风电叶片等新能源领域,未来五年仍有30%的增速;电动汽车市场即将启动,正负级、隔膜、电解液等电池材料潜在的增长预期极高,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材料需求增长将达50%;随着直驱风机渗透率的提升,稀土永磁需求继续看涨,而电动汽车达到百万辆后永磁材料需求将达万吨以上,综合来看磁性材料平均增速在20%以上。
其他新兴领域蕴藏新的材料需求。在高端制造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领域,也蕴藏着大量的新材料需求。例如:国内高铁建设如火如荼、且在推进世界高铁网的建设,这将支撑减震材料的长期需求;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升,新建建筑及旧建筑改造需要大量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LOW-E玻璃;非晶变压器的节能推广需要非晶合金;LED节能照明推广需要外延片、芯片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万亿级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信息材料,包括信息探测、储存、处理、传输、显示材料。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产业的不断涌现,其上游的新材料概念也将不断被发掘。
十二大类主要新材料
|
|
电子信息材料 | 支撑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 |
新能源材料 | 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的关键 |
纳米材料 | 将对21 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先进复合材料 | 功能复合材料是未来发展主流 |
生态环境材料 |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战略意义 |
生物医用材料 | 材料学科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领域 |
智能材料 | 将使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但目前距实用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 |
高性能结构材料 | 国民经济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 |
新型功能材料 | 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 |
化工新材料 | 纳米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工涂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
新型建筑材料 | 绿色、环保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
先进陶瓷材料 |
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A股市场涉及新材料领域的重点个股包括
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三大类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包括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微电子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主要包括物联网,3G 网络,三网融合,LED 照明等概念,无不以电子信息材料的发展为基础,电子信息材料相关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大的投资机会。相关上市公司有:
天富热电: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从事新疆石河子市的基础能源供应,增长稳定。还具有新疆概念,我们已经数次强调新疆板块的重要投资机会,而目前该公司股价并未大幅拉升,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关注。
有研硅股:公司是全球三家大单晶硅生产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大直径硅单晶,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12 英寸硅片等产品。作为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公司处在半导体制造产业链的上游,将受益于半导体产业持续复苏和产品价格持续攀升。
通富微电:中国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之一。
方大集团:氮化镓基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其器件项目技术和规模居国内领先水平。
联创光电:国家"铟镓氮LED 外延片、芯片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
华微电子:半导体电子大功率器件生产基地。
长电科技:与北京工大智源科技组建光电子公司,研制高亮度白光芯片。
“环保节能材料”是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能通过优异的物化性能(如轻质、耐热、绝热功能、能量转换等)提高能量效率的材料。受益最多的就是建筑用生态环境材料。再生玻璃材料、低辐射玻璃、生态水泥、新型墙体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变相储能材料、自清洁涂层材料、调湿材料等环保节能材料已经逐渐成为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其独特的功能特性,环保节能材料已经成为建材领域中最具潜力的生力军。相关上市公司有:
北新建材:从历史数据来看,北新建材的产量增速一直高于行业增速。随着石膏板生产线的扩张,其产量增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石膏板产品的销售规模也有望受益于最近政府提出建材下乡政策。
方大集团: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节能幕墙业务的企业之一,是行业内最早的上市公司。公司在幕墙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制订或参与编制了数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创造了中国企业新纪录7 项。公司产品的销售有望受益于最近政府提出建材下乡政策。
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先进电池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和移动电池;储能材料——储氢材料在二次能源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燃料电池、可充电电池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业前景广阔。节能材料:目前已非晶、纳米晶等新型节能材料的发展正在兴起;先进电池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和移动电池。相关上市公司有:
西藏矿业:公司将整合西藏其他的盐湖资源,并有望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目前公司每年碳酸锂销量在2000 吨左右。预计每辆新型动力汽车需要0.08 吨左右的碳酸锂,因此一旦动力锂电池实现大规模应用,公司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中科三环:公司主要从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烧结钕铁硼磁体、粘结钕铁硼磁体、软磁铁氧体和电动自行车为主要产品,是目前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的代表企业,全球最大的钕铁硼永磁体制造商之一,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0%。
方兴科技:主营业务将由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球形石英粉等新材料业务及TCO 导电膜玻璃业务构成。
杉杉股份: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锂电池原料供应商之一,已有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完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有一定技术优势。
金晶科技:公司是国内目前主要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所用的超白浮法玻璃的供应商,目前拥有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4 条,具有2000 万重量箱/年的浮法玻璃年产能,系国内唯一能大规模生产超白玻璃的企业。
天威保变: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力设备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太阳能的龙头企业,在新能源及智能电网方面的产业链完备,现已形成太阳能原材料、电池组件的全产业布局。
厦门钨业:公司是国内能源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业务包括AB5 型稀土储氢合金粉和锂离子电池材料,AB5 型稀土储氢合金粉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材料,这一领域内公司的技术国内领先。
安泰科技:公司是一家以高科技新材料产业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包括超硬及难熔材料、先进金属功能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五大类产品。非晶带材是公司最大的投资看点。
科力远:公司主导产品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系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被列入国家“863”重大攻关项目,公司自主开发的高强度超强结合力型泡沫镍已被被国家计委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佛山照明:主营碳酸锂、氯化锂等锂系列产品及副产品的开发应用、研究和咨询相关产品开发等。
中国宝安:天骄公司三元正极材料1200 吨产能,市场占有率30-40%,2009 年中150吨碳酸铁锂投产,另有180 吨钛酸锂。贝特瑞新能09 年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 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是1500 吨/年。将与丰田合作开发电池级碳酸锂。
佛塑股份:与比亚迪合资金辉公司生产锂电池隔膜。隔膜是锂电材料中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70%以上,占锂电池成本20-30%。金辉公司增资扩建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锂离子电池隔膜产能约542 吨。
江苏国泰: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锂电池电解液产能2000 吨和硅烷偶联剂2000 吨,市场占有率40%,毛利率30%。2010 年有望达到5000 吨产能。
中炬高新:控股66%的子公司森莱公司一直致力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2009 年下半年,森莱公司投资13.15 亿元与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共同建设年产3.63 亿安时镍氢动力电池总成扩产建设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投资收益率29.75%,到2011 年要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规模。
中信国安:公司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厂家,也是国内惟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青海国安3000 吨碳酸锂产能,规划3.5 万吨;中信国安盟固利1500 吨钴酸锂,500 吨锰酸锂。与成都开飞合资建厂生产电池级碳酸锂,计划2010 年达到5000 吨。西台吉乃尔盐湖,氯化锂储量为308 万吨。
同济科技:参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该公司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具有创新化学结构的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的研制。
上海汽车:长城电工、新大洲A均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上海汽车是新源动力的第一大股东,长城电工参股11%,新大洲A 参股3.42%。
生益科技:控股的东海硅微粉公司是国内最大硅微粉生产企业
乐山电力:参股四川新光硅业主要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硅片
特变电工:控股的新疆新能源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
高性能结构材料是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材料,是支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以及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等领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目前国际上竞争最激烈的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之一。新一代高性能结构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研制与开发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结构材料。主要分类包括金属类工程结构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相关上市公司有:
包钢稀土:公司拥有完善的稀土产业发展格局,拥有从稀土选矿、冶炼、分离、科研、深加工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业基地,是我国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前端。
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包括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其中,高温超导材料是我国的强项。相关上市公司有:
综艺股份: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设的综艺超导科技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滤波系统,是继美国STI 公司之后全球第二家能够进行高温超导滤波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工程化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化工新材料是应用在化工、石油等领域的基础原材料,主要包括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相关上市公司有:
永太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精细氟化工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是国内产品链最完善、产能最大的氟精细高端化学品生产商之一。公司的氟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广阔和利润率水平好,特别是含氟液晶化学品和含氟农药。
宏达新材:公司虽然也在扩充产能,但是同时注重有机硅一体化产业链的建设,并早于07 年8 月进入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一体化产业链有助于公司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原料供应,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未来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新兴产业系列之新材料板块
新材料长期成长空已打开 三大思路选牛股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破冰 冀望政策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