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海峡对岸罗贤哲案曝光的李佩琪(http://www.zaobao.com/wencui /2011/02/taiwan110225j.shtml),到韩国驻上海领事馆泄密事件扯出的邓新明(http://www.zaobao.com /gj/gj110310_012.shtml),令人不期然想到《色,戒》里面的王佳芝,也想到蜚声国际的俄罗斯女间谍安娜·查普曼(Anna Chapman)。色间,在众多间谍角色里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原因无外乎“食色,性也”是人之本然。
间谍,在中国古称“细作”,在日本古代叫“忍者”,在欧美又叫“鼹鼠”,在广东话里叫做“二五仔”;自己人叫他们做“特工”又或者“卧底”,敌对方叫他们做“特务”又或者是“奸细”;总之,间谍日常都不能做回自己,所以两面不是人,长久的地下工作让他们变成了社会上的边缘人。有研究指出:社会上大多数的黑帮组织最早都源于各个没落政权的间谍组织,似乎不无道理。间 谍渊源久远得不可查根,大概与人们为求生存的利益需要有关,方法也多种多样:乡间、反间、内间、生间、死间……等等。无论是那种形式的间谍,他们实际上只 做两件事:收集信息,散布信息。如果要把今天看似莫测高深的所谓信息战简单推敲一下,它的祖宗大概就是远古的“用间”,以不对称的信息能量打败利益竞争 方,这就是间谍的唯一作用,只不过科技进步让今天的间谍多依仗技术手段,而传统的间谍更多的是依仗人际关系,但两者都还是拥有一个共同点:偷偷摸摸。
为 什么要偷偷摸摸,当然是因为获取利益也讲究出其不意,越出其胜算就越大,越偷偷摸摸获取的利益也可能就越大。从冷战时期往前至古代,人们为求利益通常都是 不择手段的,大家都只关心结果而不是过程,光明正大又好,偷偷摸摸也罢,己方得益是最重要的,其它人的损失大可以漠不关心的。假如能够打着国家利益,公司 利益的旗号,军事间谍和商业间谍甚至可以“光明正大的偷偷摸摸”,以一部分人的得益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以至法律也可以抛诸脑后,还美其名曰:豁免。
冷战之后,国际关系的交往日趋频繁,各个国家的人们都终于明白,如果大家行事都仍然“光 明正大的偷偷摸摸”,看来是不行了,更可以说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有了核子武器之后。于是,大家都更重视沟通,真真正正光明正大的沟通,以至,连敌对国家都 会有“紧急连线”的危机通报机制。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如今世界的利益分配是越来越向公开透明、坦诚协商等方式来实现,大家都按着协议的规矩办事,世界才会 得以安宁,生活才会得以安稳,而不至于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社会能量失衡。虽然,不对称的信息能够为一部分信息拥有者短期内带来不可想象的财富和利益,但由 利益损失方积累的反抗能量同样是不可估量的,少部分人获取的利益将会以整个社会的大规模资源消耗作为代价,得失显而易见。
无数中外前人都 曾经憧憬过社会共同富裕,以至天下大同,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解决发展和稳定的最佳方案,要么是过分竞争(如:国家间频繁战争,商业领域尔虞我诈),要么 是安于现状(如:闭关锁国),到底在两者之间有没有维系平衡的纽带呢?,以前解答这个问题的,不是政治架构,就是资本经济,不是精神上的价值观,就是物质 上的供求关系,难道就没有其它出路了吗?。
在今天,当“色间”还在政治团体之间,在商业领域内,在各种利益体相互掠夺中仍然大行其道的时 候,我们有否想过,除了信息不对称的手段,我们就没有其它办法进行竞争了吗?,在“利益”之内,道义、公理、人性,应该占有怎样的比重,假如大家都认同获 取利益的手段正确比得到利益的结果正确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是更为重要的话,假如大家都热切渴望财富得来的明明白白,用的安安心心,那么就要讲规矩,大家都要 开诚布公的制定规矩,并且大家都能明明白白的执行。那种“间谍式”的,偷偷摸摸的行事方式,无论得到什么“结果”,都是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损无益的,这个 道理就像“以暴制暴”一样,终归不会有什么好果子留给我们。
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秘密是越来越藏不住了,社会管理也不再能简单的模仿前人, 政治手段实现的信息不对称最终会被权力扳倒,技术手段实现的信息不对称也会被技术击破,技术已经越来越没有国界,信息的国界也早已自互联网的诞生开始消 隐。看清楚未来吧,未来的社会,权力价值最大化会让权力回归每一个人,资本价值最大化会让物质价值最大化,而这一切最终的目标就是——信息价值最大化。信 息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是怎样,需要哪些的规矩来实现,还需要步步推敲验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其中一定不会再有什么间谍,什么秘密,我们需要的社会 管理再不是人为地制造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益,而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大家去发掘宇宙万物一切未知的信息,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来分享和使用信息的价值和能量,这 就是未来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基——信息管理。
未来社会管理的根本——信息管理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