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大典上的“头柱香”何以让人纠结?


祭祖大典上的“头柱香”何以让人纠结?
 
2011年3月6日(农历二月二)上午,辛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大典在河南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羲皇子孙相聚河南淮阳,共祭太昊伏羲氏。当天公祭大典的第一炷香由河南房企业以118万元“天价”竞得,祭献的第一爵酒也被以8万元的价格拍出。图为敬献的第一炷香。(凤凰网)
按说,祭祀祖先,用什么方式、花多少钱,无论是私祭还是公祭,那是人家自己的事,他人没必要说三道四,不过,河南的这场公祭太昊伏羲氏大典却引来无数质疑乃至批评的声音。何以如此?就因为那118万元的“头柱香”和8万元的第一爵酒。
不少人对“头柱香”颇有微词,未必因为其118万元的“天价”,而是拍得这头柱香者的“房企老总”身份。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对“富人”、“老板”、“房企老总”等格外敏感,与其有关的社会事件往往极容易抓住公众的眼球,套用近日比较流行的热词,折射出习惯性质疑的“社会心态”。
通过拍卖“头柱香”、“第一爵酒”的方式,或许是为了解决祭祀费用,本身无可非议,而最终由富人、老板拍得也是很自然的事,毕竟只有他们才有这个财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未必不是让富人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可谓是双赢的事儿。就因为房企老总敬了这“头柱香”,才让大家“羡慕嫉妒恨”。
其实,大家的耿耿于怀也不是全无道理,连祭祖都是有钱人优先,明显放大了当下的贫富分化现象,难免会刺痛社会的神经;更重要的是,如今各地的公祭大典越来越隆重、奢华,显然跟政府一直倡导的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理念相悖,更像是富人、老板豪华婚礼、葬礼、祭祖典礼的“公家版”,如此铺张浪费,公众当然心里不爽。
各地竞相攀比的豪华祭祀风,早该刹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