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升: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完美结合


 
李日升: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完美结合
 
海诺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为发展方向,以太阳能和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和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000强排行榜。集团经过14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截至目前,集团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1个中国名牌产品,17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级著名商标。针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建筑节能方面,我集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深入研究各国方针
目前太阳能利用转化率约为10%—17%,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潜力十分巨大,世界各国都在设施自己的“阳光计划”,如去年德国政府就宣布推行“十万屋顶”计划,即在建筑顶部大规模地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既节省电力又利于环保。在欧洲的能源消费中,约有1/2用于建筑的建设和运行,而交通运输耗能只占能源消费的1/4,因此建筑物利用太阳能成为各发达国家政府极力倡导的事业,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的光热和光伏利用与建筑的结合上。通过深入研究各国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政策支持,为我集团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动参与制订政策
为了促进太阳能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海诺集团积极与政府进行沟通,出台鼓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国内包括济南、烟台、南京、无锡等在内的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法律法规,要求在城镇区域内尚未申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在非特殊情况下必须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此外,山东省还充分利用节能专项资金,采取定额补贴的方式,支持宾馆、学校等单位建设太阳能集中供水系统。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单位、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等设施,太阳能成为了最佳的替代性能源。
三、积极建立行业标准
集团经过多方考察与分析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概念,将建筑节能产品的研发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认真研究了国际先进的太阳能建筑生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情,首先在企业内部按照标准化、模数化、工程化的形式展开了体系建设,在取得市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后进行了行业内和建筑领域内的推广。在海诺集团的鼎力参与下,上海、山东、浙江、深圳等地建立和完善了太阳能与建筑标准图集,集团还帮助国家制定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这也对各地的太阳能发展形成了强劲的拉力,特别是海诺瑞特协助山东省建设厅编著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与应用》图集更是开创了国内相关标准的先河。
四、坚持推进节能降耗
集团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生态文明”为使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统计,1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0公斤,减排二氧化碳340公斤,500万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成功应用于市场后,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0万吨。1W光伏电池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0.4公斤,减排二氧化碳0.75公斤,海诺集团300MW光伏电池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据了解,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构成,我国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我国新建建筑竣工约20亿平方米,在已建成的近400亿平米的建筑中,99%为高能耗建筑。而在我国的建筑能耗中40%为采暖应用,普通的家庭热水应用也达到了10-15%的能耗。如果将太阳能完美的融入到建筑领域,将有效的将建筑能耗降低40%-50%,仅此一项就可以使新建建筑符合国家对住宅降耗的要求。
五、不断研发节能产品
目前,经过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集团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且拥有了我国太阳能行业唯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集团先后开发了七大类太阳能热水系统解决方案,分别是承压型分户集热—分户水箱方案、非承压型分户集热—分户水箱方案、非承压集中集热—分户水箱方案、承压集中集热—分户水箱方案、非承压集中集热—集中水箱—分户计量方案、承压集中集热—集中水箱—分户计量方案和普通直插式太阳能热水方案。此外,集团还针对大型集热工程,成功开发了铝型材外壳集热器,在保证内胆容积最小的情况下解决了内胆折弯、焊接和产品外观等问题。并且成功开发47管工程联集箱和58管竖单排工程联集箱,丰富了工程产品结构。在光伏与建筑一体化领域,我们自主研发的光电玻璃幕墙已经成功应用于集团总部办公大楼,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集团正在积极筹备在海诺科技园新上10MW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项目,充分利用济南市丰富的太阳光照资源,从而达到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目的。
六、继续开展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重要源泉。为了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集团先后与中国建筑标准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科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西安建大、浙大设计院及绿城设计院等建筑设计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欧洲标准的ENISO太阳能检测中心”,提升了国内太阳能检测标准,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太阳能空调”,与上海交通大学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上开展合作,与山东建筑大学共同成立国内首个太阳能本科专业。此外,集团与英国嘉祥国际合作研发无阻传导热管技术,与德国胡赫公司共同研发搪瓷内胆水箱,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共同研发太阳能保温材料,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器,从而实现太阳能采暖与制冷技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七、持续推动工程应用
海诺集团在掌握节能建筑研发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太阳能建筑节能样板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成功运作了包括上海三湘热水工程、上海市埔东国际机场太阳能工程、北京军区总参人武部工程、国家广电总局无阻传导Ag3.2W集热器工程、西藏7.2千瓦太阳能提水工程、山东大学太阳能发电工程等在内的近千套大型太阳能光热光伏工程。其中,杭州长岛绿园热水工程,获评联合国“人居奖”;上海建科院工程,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建筑工程综合类项目一等奖;宁波“维科、水岸心境”太阳能工程,成为“建设部住宅节能示范小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唐冶新城工程,成为国内外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应用的典范。据统计,今年1-10月份,海诺瑞特公司共实施光热项目方案194个,销售工程集热面积达到80000平方米。
八、稳步进行宣传普及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理念,海诺集团一方面正在积极筹建集科普教育、文化宣传、产品展示、技术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太阳能科普馆,不断加强太阳能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国家建设部及各省市政府机构组织的建筑节能推介及博览会,藉此提高公司在建设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据统计,仅2008年1-10月份,集团就参加太阳能推介会和建筑节能减排会议30多次,参加“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国际节能减排博览会”等重要展会26次,此外,我们还在山东和浙江两省分别组织了“海诺华特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大赛,大赛在获得优秀设计作品和理念的同时,也达到了普及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观念、提高应用技术水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