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马背电视机”幸福着放牧


带着马背电视机幸福着放牧

李华新

   在海拔3800米的塔公草原,3月的春风吹拂着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牧民定居点一栋栋新房。35日,在村民多吉巴切家里,几个孩子盯着一台旅行箱式的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多吉巴切说:自从领到这台马背电视机,家里就热闹了不少。(《四川日报》110310

   “带着马背电视机放牧好幸福。这是一个不错的挺有新闻眼光的报道,但是笔者还是想说,这样的事情现在办真实搬到了事情的根本上,因为这些远在草原深处或是很偏僻地方放牧的一些牧民,现在所需要的不仅只是为物质生活而奔忙,还需要在劳动之余能够有一个娱乐方式,因此现在的这种方式来通过移动地方方式来收看电视节目,而且还是一些具有藏族特色的节目,不仅是丰富了牧民的生活,使得本来枯燥无味的生活有了时代气息,也是一个加强和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对于弘扬社会的主旋律都是一个非常生动的窗口。

   最近的两会期间,李长春同志在参加四川团的会议时,对于广电系统在四川的遭受地震时曾经提供了收音机等收看广播电视的设备,对于传递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志愿之情,鼓励灾区战胜灾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李长春有对广电系统的参会领导提出今后还要继续支持。这也是今后广电系统积极支持藏区来来解决收看收听广播电视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这种马背电视机已经成为游走牧民生活中的一个新的文化享受,更是一种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党的声音的渠道,而也因此也增添了他们的业务文化生活。更是一种党和政府兰溪广大农牧民的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而相信随着广电技术的运用,以及互联网在三网合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的互动,能更直接使得广大农牧民参与这种相互沟通的方式,而使得马背上的幸福更加具体而实在。一些农牧民就说电视机作用非常的具体,夏天放牧不能经常回定居点、进文化室,通过电视一样可以学习现代养殖技术。电视机成了移动的文化站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