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人的成功做法中受到启发,从别人的失败教训中,吃一堑,长-智,这种触类旁通,无疑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好办法。看到别人-窝蜂上的项目瘫成-团,有的人悄悄警示自己,没有充分的可行性决不轻言上项目。有的经营者看到一些企业在规模扩张中“瘦的拖累肥的”,规模经济并未换来经济规模,便主动放弃简单叠加的集团战略,下苦功夯实基础,通过技术改造,人员培训,壮大发展实力,这些都是触类旁通拓市场。
如今,国有经济“全面出击,包打天下”,政府“统得过死”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成千上万个经济组织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上的“一棒指挥”转变为自主经营,自求发展。情况复杂了,主体更多了。其间不乏有成功的创造和失败的教训。这时,倘若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触类旁通,就能使自己的工作少走弯路。然而,由于对别人的失误无切肤之痛,因此许多人对失败往往不屑一顾。什么重复建设,分散布点,什么同物低质,步入后尘,皆屡屡发生。“触类”并未“旁通”,“举-”而未“反三”。其实,教训是-种财富,有的是付出了很多代价才换来的财富,所有企业家都应积极主动地研究和吸取他人的教训,以此作为自已的“警示仪”。
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触类旁通,有针对性地釆取预防措施,这不正是一条少走弯路,少交学费的善策吗?
当然,在经济生活中,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也非易事,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因模仿“照抄”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呢?谦虚好学的态度,勤于思考的习惯,对经验,教训本质上的把握,对各种信息透彻的了解以及一定的理论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都是“触类旁通”之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