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居民去港澳地区抢购奶粉,监管部门不必道歉——人大代表应该更加有专业精神


    《中国证券报》报道(http://news.sohu.com/20110312/n279780248.shtml),“抢港澳奶粉,这是一个悲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站出来向全国人民道歉。”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就当下民生关注热点发表见解,引发小组讨论热议。  王东说,在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专题询问部分里没有提到食品安全的内容,他觉得有点遗憾。 “这么多人买奶粉都要跑到香港、澳门,还有新闻说,在日本机场,中国游客在上飞机之前把奶粉抢光了,这真的是一个悲哀。”王东说。 “我们主管这块的部门,竟没有出来表示一点歉意。”王东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应该站出来向全国人民道歉的。 “人们已经对你监管的奶粉失去信心,再多说没问题,大家也都不会买,这真是一个悲哀。”王东说,温总理在两会前的网络访谈时说什么是幸福,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才是幸福,“但我们赖以生存的食品都吃得不放心,怎么建设幸福社会,差别太远了……”

    对于这个报道,我感到非常遗憾。虽然,我痛恨奶粉造假,也早就知道我们的奶粉有假冒伪劣的问题,但是,我并不认为,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为此道歉。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根本就不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权限之内的事。因为我国的法律规定,牛奶这类农产品质量归农业部管理,奶粉生产的质量问题归质量监督总局,流通领域归工商部门管理,生产的劣质产品源头在农业部,过程在质检总局。即使,卫生执法部门发现了问题,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也只能移交给其他部门处理。现在,人大代表把矛头指向了没有责任的部门,让其代人受过,则更加纵然了不作为的部门,也伤害了药监部门的积极性。而且,应该看到三鹿奶粉等事件,是由质检部门检测出来的,他们保证了大家的食品安全生产。但是,关键在于有关的专家和部门制订的标准,无论质检部门,还是药监部门都是根据标准执行检查的,美国和欧洲也是这样的,这就是专业分工。做好分内的事就是专业精神的体现。

          但是,为什么我国的人民不信任我们的奶粉?其关键在于标准的制订。三鹿事件以后,我国重新制订牛奶和奶粉的标准,但是,居然拿出了一个比以前国标还要低的标准,并且,没有建议,添加免疫球蛋白等特征性的控制指标。这样的标准,难以说服人民相信奶粉的安全保障,所以,才会去抢购的。而监管部门只是根据标准来执行,所以,才有奶粉100%三聚氰胺合格一类的废话检测成绩。所以,人民去抢购奶粉虽然是一件不很光荣的事情,但是,对于恪尽职守的监督部门来说,没必要道歉,因为他们已经做到了专业的精神。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改变制订的标准,让人民相信我们的标准是安全有效的健康保障。其实,港澳地区抢购的奶粉,更加没有质量保障,网上已经出现了回收奶粉罐再灌装的伪劣奶粉了。而且代购的奶粉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也无法投诉和解决。所以,只要有了安全的标准,征得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这个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

   既然谈到专业精神,我到认为,我们提这样提案的代表虽然动机是好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但是没有专业精神,没有调查研究。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误,因为我们国家的两会代表中,大部分都是业余代表,就和村民大会代表一样(请原谅我的这种比喻),只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个人行为而已。但是,看看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例如,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议员,都是一个专业的团队,是有实质办公室的。因此,能够提出有实质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意见,具有非常高的参政能力,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可以监督和提高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制造不必要的不信任。这可能是我们国家人民今后对于人民代表更高的期待吧。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