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3日:日本地震影响分析及简单周评


今天我们来重点分析日本地震的影响, 一些思路整理如下: 

 

1.       这次地震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对于日本整个经济体来说还不能伤根基,所以负面影响主要是中期和短期的,对于长期的影响不会太大,如果形成大规模的恐慌性下跌,反而也许是短期的机会。

2.       95年阪神大地震造成的经济影响高于此次,当时影响GDP1.5%左右,因为灾后重建对就业的刺激,经济反而在半年内恢复了。当时日经指数从117日的19241开始一直下行,至12317785点止跌,期间经历了4个交易日,下跌幅度为7.6%。而后日本指数又短期内出现比较大的数日发弹,最终受大地震对经济金融面的影响后期继续下跌。日本阪神大地震之后4个交易日的大跌过程中,下跌幅度居前是的银行、地产、阪神地区的机械类个股,比如住友信托银行下跌了17%、证券、不动产、机械等个股普遍下跌

3.       对货币的影响:日本灾后重建和保险赔付需要大量的资金,可以预期日本会卖美国国债,同时在外日元回流日本,直接影响是日元中期相对美元升值。

4.       对能源的影响:日本是原油进口和煤炭进口大国,而灾区火电站密集,短期包括石油和煤炭等会因为日本的需求减少而下跌,但是随着重建的开展,需求会迅速回稳,石油和煤炭可能先抑后扬

5.       对亚洲股市的影响:澳洲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对日本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短期股市上应该会走软。 同时日元回流,也会对引起日元套利资金的减少。另外亚洲的风险敞口增加,会引起美元借贷资金回流美国国债。

6.       对中国的影响:因为中国的经济的相对封闭性,以及没有直接的灾祸影响,所以对经济实体影响不大。中国年对日出口1200多亿美元,对日进口1700多亿美元,影响主要在进口产品方面,一些行业具备进口替代的机会。在进口方面,机电设备电子的进口占比48% 石化产品10%, 其他等等也是8-10%左右,所以重点关注机电电子等的进口替代和订单转移的机会.

7.       对建材行业的影响:灾后重建的建材包括水泥,钢材以及机械等。水泥属于近距离供应的产品,国内企业机会不多;钢材方面,日本是产钢大国,应该能够自给自足;而机械需求方面,日本也是生产大国,可以自给自足。切实的机会主要还是在对价格造成的影响,以及日本出口钢材和机械会减少从而减少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

8.       对电子行业影响:停工的厂主要是闪存芯片,因为停工和物流不同,短期内国际闪存芯片的价格会上涨,但是直接受益的是韩国的三星以及台湾的企业,国内的企业主要在产业链的底端或者下游,受益少甚至因为上游涨价而受损

9.       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对国际再保险行业主要是负面影响,对日本国内的人身和意外保险负面,因为自然灾害免责对财产保险影响不大。对国内保险行业没什么影响

10.   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受影响的企业包括位于千叶县的全球丁酮产量第一的丸善石油化学(17万吨/年)、以及年产4万吨丁酮日本出光兴产石油化工公司。对生产丁酮的国内企业有正面影响

11.   对新能源行业影响:对核电负面影响,因为核泄漏事件也许会影响中国对核电的扶持力度,而增加对别的新能源的关注,对核电安全企业正面影响。

12.   精密仪器和汽车零部件的进口替代企业是正面影响

13.   对运输行业影响:短期内航运货运减少,空运增加

14. 食品等救灾物资,大多捐赠形式吧,有多少经济效益呢? 还不如考虑原料消耗部分

15. 日本的渔业受很大影响,如果国内有竞争关系的渔业,海洋养殖公司受益

 

A股和港股相关操作的策略:概念性的操作如果不是第一时间介入就不要随便跟风,因为对国内的公司,构成实质性正面影响的非常有限,很少核心企业,最多是影子公司。相反,可以等待负面影响的企业大幅度非理性下跌的介入机会,也许保险,核电,煤碳,油气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待市场自己走出来),因为国内的这些公司其实不受什么负面影响,所以这样的非理性下跌是短期机会。

 

然后简单谈下大势分析:

 

上周周评谈了3000点以上为短线诱多区域的观点,上周最高3012,然后转身向下。短线而言,因为地震影响的低开也许是机会。周线方面并没有破位,5周线在2900附近, 2800点附近为年线的强支撑。

 

外盘:恒生指数的重要支撑在22400左右,这是4个月来的底部区域,如果跌破这个区域,也许会引发机构的风险控制止损。基本上我把这个位置看作是牛熊分界点。

美元指数在前低附近,观察是否能够构筑周线的双底,如果美元确定双底成立,亚洲股市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