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茅于轼先生在2011年3月4日天则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城市管理与公平正义”研讨会上的讲话。根据记录稿整理,未经作者审阅。标题为编者所加,个别字句有删节。)
茅于轼:刚才各位都谈到了公民权利,集中在限购车、房侵犯了公民权利。我很同意这个看法。
但是我们还要想一想,政府限制买房买车,也有它的道理。限制买车就是拥堵。拥堵的问题确实要解决。怎么解决呢?不应该是限制买车。应该是你开车上路造成的外部成本,你自己开的车,道路的容量就这么多,你减少了别人上路的机会。所以解决经济学的办法就是收拥堵费,别的城市都有成功的经验。为什么北京城不愿意收拥堵费?至于说限制买房也有他的道理。因为房子供不应求,价格都往上涨。而且现在很明确有泡沫,空房非常多。全国的大中城市都是一片空房。大家再去买房还是空着的。从经济学来讲,限制买房有他的理由。但是解决泡沫的问题是不是只有限制买房这一条路呢?显然不是。还有很多的办法。而且限制买房买车,他不买了钱还在那里。买房子很多钱,你不让他买,这个钱还在这里。没有一个疏的办法,只有堵的办法。我们国家宏观上的重大问题是内需不足,因此不能依靠出口,依靠人民币的低汇率,造成国际国内巨大的扭曲。现在要使得内需扩大,而买房买车就是内需。你不让大家买房买车你和宏观目标正好相反。用堵的办法不是办法,应该用疏的办法。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有很多争论,我最近想有一个措施可能是比较值得采取的办法。就是空房一定要让他出租。经济学来讲,空房就是浪费,你租出去了就不浪费了。市场这么多的空房说明市场出了问题,我们的目标不是市场,目标是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么多的空房就是浪费,要想办法解决。你不出租,也不用,老空在那里我就收你的高税。比如说一年不出租,我就收你很高的税。这样的话,空房的房主就要想办法把房子租出去。这样的结果就是租价大幅度下降。我一分钱不收你,免得我罚款。这对于买不起房子的低收入的人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们都是租房的人。经济学讲效益,有时候又和公平矛盾,我们可以牺牲效益。在这个角度上我们牺牲一点效益,要求一点公平,让低收入的人能够租便宜的房子。当然我们也不能侵犯产权,还有一个条件,你不出租也可以,但是十年之内不许你卖。要卖的话,就收50%的税。不可以从投机的买卖差价里面赚很多钱。现在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泡沫?房价拼命的涨,我住的那个地方最近房价翻番,两万一平米现在变成四万一平米。这么快的赚钱办法没有别的能比。所以大家都买房,但是这个钱对社会有贡献吗?没有什么贡献。有一点点小贡献,但是两万变成四万平米涨价所得没有什么贡献。因此这部分所得应该征税。这个据说也有很多困难。所以有几个办法,一个是高征税,一个是收房产税。这些办法我们可以比较,一个是收房产税,一个是收买卖差价的高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如果不出租就收税,我觉得这个办法比别的办法都好。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应该转型,高铁是为谁服务的?是为穷人服务的,我也不反对你为富人服务,但是你也不能拿别人的钱补贴富人。航空能赚钱,就为富人服务。高铁不然,高铁是要补贴的。现在的高铁是巨大的亏损,天津到北京已经两年多,这个铁路算是中国高铁中比较集中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到天津人口最密集、收入最多的地方开,这个地方它都赔钱,别的地方怎么赚钱?其他地方没有可比了,建高铁的地方都是人口密集、收入很高才能够赚钱。现在几十万亿的投资在高铁上。将来就是一个大窟窿。你不能为穷人服务,为穷人服务赔就赔点。但是他又是为富人服务,而且这样又把航空挤掉了很多。他修了高铁把很多D字头的快车都挤掉了。他还有很多的问题。现在高铁开了,慢车的这条路腾不出来,慢车还得开一部分,慢车全部不开可以,完全是普通货车。因为快车和慢车在一条路上是互相干扰的。又快又慢,这条路的能力就受损失了。现在高铁开在普通路上,快车还得开,货车也开,这是极端错误的政策。
我们宪法上说,任何个人和集体都要守法,我们看到长安街上有多少特权车子。他公然挑战宪法,你说不可以不遵守法律,我就不遵守看你怎么样?果然不错,交警不敢管。而且更奇怪的是老百姓也习以为常了,人家就是该这样。这个社会怎么能治理?公然违反宪法、违反法律,谁也不管。这个社会这么搞下去,就无章可循了。
最后再说28500亿外汇储备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大,那个时候还不到600亿,张老师就说要超过2000亿,现在28000亿了,这个钱属于谁的?应该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属于老百姓。但是我们没有权利用这笔钱。我们在座的谁都没有权利。比如说我有一千万人民币,我要到美国投资,我买外汇,他说不行。我们是债主,债主有权用的东西,他不让你用。就是说这28000亿不是我们人民的钱。归根到底就是权利的泛滥问题。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
(管理员: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