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陈钱林写给南科大招生办的推荐信


    女儿报考南科大期间,为了使南科大专家委员会更好地了解女儿的情况,并表达我们支持女儿就读南科大的迫切愿望,我们两次写了推荐材料,第一次作为报考材料附件,第二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南科大招生办。第二次推荐信如下:

再次推荐陈杳就读南科大的申请

敬爱朱校长,敬爱的老师们: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个父母都希望让孩子最有出息。自年初以来,我们就一直关注南科大,综合各方面的原因,我们最终决定让女儿报考南科大教改实验班。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反复斟酌之后的慎重决定。我们觉得,陈杳应该选择南科大。理由如下:
    1.从《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家长的一封信》中看出,朱校长是位充满激情、不畏艰难的学者!“三十年前,第一批丢掉铁饭碗下海人的勇气、小岗村人分田到户的激情,鼓舞着我们决心迈出今年自主招生的第一步”、“ 有理想的同学,我们热烈欢迎你参与这个实验!你和我们一起度过的四年时光,必将成为你终生骄傲的经历!”作为功成名就的著名科学家,如果不是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朱校长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的改革潮头。改革是有风险的,但朱校长正视风险,不仅体现独特的智慧,更展现了独特的理想和激情!做学问,需要这种智慧和精神;做人,更需要这种智慧和精神。我们相信,南科大首批学子,将最直接感受到朱校长的智慧和精神,感受到南科大创业的每一步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勇气,这对人的成长、成才都是无可替代的其他高校所缺乏的精神财富,对90后的孩子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如果人生拥有如此独特的经历,是否具有文凭实在微不足道!
    2.南科大设置的课程体系具有当前国内高校所缺乏的独特的优势。我们觉得,大一、大二不分专业,等大三时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这非常适合孩子心理和成长规律。孩子还没有一定的科学视野,太早选择专业不好。同时,我们觉得实验课程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将使孩子对科学的探索更有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基础。特别是课程中强化人文修养培养,这是做人最重要的课程。人,首先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一个人如果人文修养不足,科学上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就算有成就,也容易成为危险分子。如果大学培养的学子,只有科学知识而缺乏人文修养,这是失误,有可能更是失败。我们从小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做人为先,习惯为重,兼顾能力和情商开发,所以现在陈杳这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她不仅痴迷科学,更是极其善良,心怀大志,既具有与众不同的上进心,又具有难得的包容心和平常心。她的偶像是爱因斯坦,她说,要学爱因斯坦的热爱科学,又要学爱因斯坦热爱和平。我们觉得,在南科大的课程和评价体系中,陈杳的童年经历和个性特点在这里将有可能如鱼得水!
    3.陈杳的志向是当科学家。这是她越来越坚守的理想。我们曾反对女孩子搞科学研究,但每当感受到她对科学的执着时,我们真的很感动。教育应该基于孩子的理想、兴趣和激情,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孩子的科学热情,尽管我们现在生活条件也不错,尽管搞科学研究的确是极其艰苦的事业。陈杳的志向和性格,如果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会感到很幸福的。科学研究也许不一定会有成果,但人生幸福不在追求的结果,更多地在于追求之过程!陈杳的双胞胎弟弟陈杲,我们因特别支持男孩子研究科学,所以小学跳级三年,2008年已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他现在成绩在少年班学院中处于前茅。陈杳与陈杲相约,都要当科学家,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予同样的精神鼓励。我们多年来培养陈杳的自学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收获颇丰。现在,意想不到的是,居然突然来了个南科大,这更适合培养科学家的热土。我们决心支持陈杳报考南科大。因为,南科大首批学生,1:8的师生比,还都是大师执教,尤其是面对教育部没有批复、国人热议的独特处境,南科大师生没有理由不更加奋进,因此,这一届学生成才的概率将明显具有优势!
    4.如果今年就读,年龄上有优势。陈杳出生在1994年,如果今年就有机会就读,意味着提早两年本科毕业,之后读硕士、博士都有年龄上的优势,两年时间,对一位希望读硕士博士的女孩子来说,是极其珍贵的黄金时间。我们身边的一些女孩子,学习也非常优秀,但因为考虑读博士后年龄过大会影响婚姻而放弃深造,多少总有点遗憾。所以对有志于读硕士博士的女孩子来说,提前就读大学显得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明年高考,将面对应试教育被迫作题目训练,这对孩子创新能力是个打击,更是浪费了一年宝贵的时光。我们不希望浪费这一年时光,即使明年能读再好的大学,我们也不愿意等待,也不应该等待。
    5.瑞安名人蔡笑晚先生的鼓励。蔡笑晚先生是我们的同乡,他致力于家庭教育,六个孩子中出了五位博士,其中老大蔡天文去年获统计学考普斯总统奖,老二蔡天武和老六蔡天西都曾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现在一个是美国高盛公司任职,一位是哈佛大学任职。蔡家兄妹正好都是陈杳的校友,他们的精神在幼小的孩子心中扎根。蔡先生对我们两个孩子比较了解,常常鼓励孩子有志气。两年前,蔡先生指点我们儿子陈杲放弃考清华而就读中科大少年班,之后他指点一定也要让女儿陈杳从事科学研究。
    我们很感动于朱校长在寄语中所说的“只有当我国的大学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时,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探索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觉得,朱校长及南科大的创办者有责任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做家长的也同样有责任输送创新人才苗子。想当年,热血青年保家卫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有条件的热血青年应该投身科学实践!我们有义务支持有科学志向的女儿报考南科大!创新人才培养当然得依靠一流的师资,但孩子的天赋和童年时的家教非常重要,我们完全相信,陈杳如果有机会参加笔试、面试,很可能会得到老师甚至朱校长的喜欢,如果有机会就读南科大,陈杳不会辜负南科大首届毕业生的声誉和责任。
                                                     陈杳的父母亲
                                                     201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