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不等于是市场


眼下,研究市场潜力变得重要起来,或投资一个项目,或发展一项新的产业,都要很专业的部门和人士,拿出很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其中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市场潜力如何?似乎潜力如何成了决策的-个必要参数。在报上常看到好多这个模式下的消息,我忽然生出一种疑问,觉得这里面有我们意识上的进步,却不是我们投资成功的保证。

进步在于,我们终于是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划下行动了。问题在于我们是怎么去研究“市场潜力”的。最近看到某省城初步确定的几项都市型工业发展构想:服装业到某某年预计工业总产值可700亿元,出口交货值将达到340亿元;食品消费也将达到1300亿元;包装设计、印刷出版也能发展成产值可达350亿元的大产业,还有计算机、旅游、室内装饰装潢等,这一发展构想的依据都是“市场潜力”。

可这“市场潜力”与“市场”是否就能画等号呢?比如我们常说有9亿农民的农村市场潜力很大,到底有多大,须作分析。就拿让农民买汽车来说吧,就得调查一下9亿中已拥有多少,沒买的农民中有多少买得起,买得起的是现在就买,还是打算过几年再买。现在就买的话,想买什么价位、品牌、型号的等等,这些都要分析清楚。要把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还需要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很多中间条件。倘仅凭“潜力”这个模糊概念就“大干快上”,非搞砸不可。

况且,市场是变化的。因此,“市场潜力”也处于变化中。市场是开放的,你眼皮下的市场不可能是分割的,你不能不让别人前进。这很象是参加赛跑的选手,都想跑第一,都想拿到金牌,只有跑起来看。站在起跑线上的选手,可以说都有潜力夺冠,但谁要是刚站在起跑线上,就说金牌是我的,还说要拿着奖金去下馆子什么的,岂不让人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