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穷人盖房 将成房企的“救命稻草”


为穷人盖房  将成房企“救命稻草”

——两会后关于民生楼市发展的分析与建言

 

开发商是否该为穷人盖房?政府是否该为穷人的住房问题埋单?今年两会后,答案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即实行普通商品房、社会保障房双轨驱动,确保民生住房。贫困家庭和特贫家庭的住房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通过增加建设大量保障房、公租房逐步加以解决;而中、低收入的一般贫困家庭,则由开发商负责,以“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加以解决。坚持为穷人盖房,正成为两会后的楼市主旋律。

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分析,在政府层面,对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进一步深化,力度更大,态度更坚决。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今年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并要求地方政府负总责,落实问责机制”。从增加保障房规模到强化问责制,可见楼市调控已步入深水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将成为现实;二是“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增加住房补贴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可见,政府不仅要为穷人盖房,对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的特困家庭,还要重点补贴,可谓关怀备至。而由开发商保障层面。政府依旧采取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高压政策。一是政府责令开发企业要 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从行政手段上压缩高档房、高价房生存和发展空间,促使开发商为穷人盖房,使其更具有“道德血液”;二是通过限购、限外等行政手段,改变开发企业的住房供给结构和楼市消费结构,将高档房、高收入购房群体暂束之高阁,为穷人购房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开发商重点向相对贫困的购房群体倾斜。这表明,在现阶段,开发商只有为穷人建房一条路可选择,顺之则昌,逆之则殇,而可预见的是,这种为穷人盖房的楼市发展格局,将在未来五年内,即十二五时期不会出现根本改变。

纵观今年两会,深化民生、发展民生、贯彻民生,正如阳春三月的滚滚春潮,在中国大地上激情涌动。而在房地产领域,构建民生楼市,坚持为广大穷人盖房、为刚需服务,正成为楼市主旋律,这也成为诸多房企在调控深水区中得以自救的唯一“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