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策,经济和股市


央行刚刚公布将把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0.5个百分点.个人认为,这将使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进一步上升,而且央行在"三率"之中继续出台紧缩政策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安理会已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这使得利比亚国内冲突升格为利比亚和美欧列强的正面冲突.此变局对油价有推升或支撑效应.日本发生的灾难对中长期角度的化石能源价格,以及中短期角度的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价格也有推升效应.日本的灾难甚至也在刺激国内基本消费品的价格投机.这些因素强化了公众和宏观调控当局的通胀预期,也促使央行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方面加大力度.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抑制通胀看作今年的"首要任务",并且明确表示要"消除房价与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如此鲜明的表态,实不多见,实际上发出了继续加大紧缩力度的强烈信号.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可能只是加大紧缩力度的开端.

紧缩的货币与信贷政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的"休克疗法"(限购预期带来的购房需求超前释放,势必导致限购之后住宅交易量和商业性住宅开发的大幅度萎缩),汽车和家电优惠政策结束,高油价对普通居民购车需求的抑制效应,传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到的严格限制,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显著上升,基本消费品价格上涨对百姓购买力的稀释效应,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一系列因素正给中国经济带来又一次"硬着陆"风险.

从历史经验看,国内股市较大级别的波动与流动性松紧程度高度相关.因此,个人对A股市场的中期展望为负面.在研究部的"A股大级别波动方向预判系统"中,尚未就股市中期走向给出十分明确的信号,但较多重要指标给出的提示也为负面.

目前,全部A股市盈率的中位置约为51倍,市净值的中位值是4.7倍,上证指数的静态市盈率约为28倍.在这样的估值水平上和紧缩力度不断加大的政策环境中,A股大盘要形成中期强势,缺乏动力基础.

上证指数的静态市盈率之所以为28倍,主要是因为银行股,房地产股,高速公路股,部分钢铁股的市盈率比较低.高速公路是低弹性板块,在分析大盘时,其重要性不高.就钢铁行业而言,由于对成本端缺乏控制力,而且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也在下降,钢铁股"两率"都低是合理的.日本灾后重建对中国钢铁企业有好处吗?未必,因为销量提升未必能抵消上成本的上升.就银行和房地产这两个板块而言,目前较低的市盈率可能仅仅是静态现象.随着房产限购在全国铺开,房产销量可能迎来一个急剧萎缩过程,由此带来的盈利下降可能使地产股市盈率大幅度上升.目前无法预估银行业潜在的不良贷款规模究竟有多大,但从过去几年银行贷款膨胀历程与投向,以及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来看,潜在的贷款损失是很值得担忧的.如果把潜在贷款损失作为考虑因素,银行股真正的"两率"就不会是眼前这么好看了.因此,从结构的角度来看,A股大盘也缺乏中期走强的基础.

资源价格的强势对资源股有支撑效应.但这种效应对股市大盘的推升力不可高估.资源价格越强,第二产业越痛苦.在资源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一方面,资源类企业需要向上重估;而另一方面,缺乏成本转嫁能力的非资源类企业需要向下重估.由于中国资源自给率较低,在资源价格上涨过程中,中国经济体系的利益是向外净流出的.相应地,股市大盘在整体上需要向下重估.

在债市方面,加息过程临近结束可能是较佳的进攻时机.个人判断,央行可能有显著压缩负利率的动机,也很有可能紧缩搞过头.基于此,不认为债市的进攻时机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