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职场中说话的技巧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关键,“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剩余百万之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化解危机、带来广泛的人脉,甚至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对那些身在职场中的人来说,沟通能力已经成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掌握说话之道,就等于给提供增加了一道保险。说话之道的关键,一在说话技巧,二在人的内在修为。

 

在沟通技巧上,措辞很关键。如果沟通时候措辞不当,就会出现负面效果。某个企业的两个部门,员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同时犯了错误,A部门的主管将下属叫到办公室,对部属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结果这名部属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一脸的不满。B部门的主管却对自己的部属说:“这件事应该这么做。”部属出来的时候,不仅没有不满,反而觉得很感激。同样的一句话,因为主语的不同,表达出的效果就截然不同。A主管用“你”做主语,语气中隐约有批评的成分在里面,而B主管,用“这件事”作为主语,听起来没有批评的意味,更像是对部属的关心、教导和帮助,下属自然心中满怀感激。

 

除了措辞之外,还要注意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同样的一句话或词语,用不同的表情说出来,体现出来的意境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和女孩初次见面,称赞她为“美女”,如果用严肃的表情皱着眉头说“美女”,就是在怀疑这个女孩,好像她不是美女一样;如果用友善微笑的表情说出来,就是称赞她的美丽;如果嬉皮笑脸、一脸的不正经,就会让女孩觉得对方是一个流氓一样。沟通技巧除了要靠人不断的自己磨练之外,还要多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说话方式,尤其是在和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在日常工作中磨练自己。

 

仅仅掌握语言技巧并不是万无一失,在和人交流的时候,内在的修为才是关键。一个人可以在某些时候通过伪装来让别人接受,但一个人不能做到永远伪装,所以,性格和思想是决定一个人的关键。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面对一个对方很喜欢,但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时,懂得包容的人会说:“这个东西还真不错。”而不懂得隐藏的人则会说:“这个东西我一点不喜欢”。两者对比,自然前者更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在思考问题上,也同样如此,面对上级下派的任务,思维缜密的人,在进行任务之前,会详细的询问要达成的结果、需要的时间、可能需要的帮助,然后会给出具体的完成日期。缺乏自信的人,接受任务之后,会用“差不多、大概、可能”这类模糊不清的词。而缺乏思考的人,会直接说“没问题、一定”这类的词汇。很多主管和HR负责人都能够通过与对方短暂的交流就分析出对方的性格特点,也多是通过对方的用词方面。

 

和谈话技巧不同,内在的修为不单纯依靠学习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是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到自身性格中的弱点,然后不断的加以改进。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特别是要有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只有在困难中,才能发现自身的弱点。对于思考方式来说,一方面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思考体系,另外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的学识,自信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够看看而谈、保持思维敏捷,自然不会因为紧张发生表达不清、语言混乱的情况。相比表达技巧,内在的修为更难、耗时也更长,但是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现在的职场中,经验、能力、学识对未来发展的比重逐渐降低,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特别是大型企业,讲究团队协作,如果在沟通方面出现障碍,就很难融入到企业和团队当中,这样不仅很难创造出好的成绩,还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所以,如果一个人过于看重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在表达方面的锻炼,也很难取得突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