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打击利比亚初步证明了三年前一个预言


       2008年我曾和一位朋友在《国有资产管理》杂志发表一篇文章,题为“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引发的事变与中国的独善之策”。 该文有这样一段话:“如果美国的金融危机持续3年左右,世界大国间的实力对比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将面临较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多年来一直将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定位于“世界老大”的美国就可能失去理智。找个理由、发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和国际社会视野,敲打敲打某个“流氓国家”,就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究其国家运行机制及经济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政府是一个善于通过转嫁危机而应对危机的政府。二是几个大型军工集团在美国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美国不能尽快通过经济手段走出金融危机,军工集团的利润从何而来?促使政府发动战争就是出路了。三是美国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它的获利场。通过美元,美国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他的资源地和加工厂。如果这场危机演化到要改变美元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那就很难保“世界老大”不会枪炮出手”。

       近期一些国家的“民情事变”恰恰给了美国及其盟国需要的机会,卡扎菲轮上了。尽管美国政府这次办卡扎菲显得羞羞答答,表示“我不牵头”,但联合行动还是如“一名法国官员向法新社披露”的那样,“英国、美国和法国在利比亚领土上的空袭行动,均由设在德国的美国指挥部进行协调”。更有“勇者”法国总统萨科齐恨不得自己亲驾战机飞到利比亚上空,扔下去自己两个蛋蛋。同时,好事国家还真不少,继法国战机完成首次空中军事打击之后,丹麦、英国、加拿大等国也派出集结战机、准备参战。

       其实这些国家仅是瞎扯淡!即便真的打倒了卡扎菲,换了个亲美的政府,甚至诱导利比亚改变政体,美国得以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利比亚的石油和地缘政治。但依利比亚民众的心态,新政府会长期亲美吗?瞎扯,尽瞎扯。本质地看,美国等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上还是力图基此让本国的军火商发财,进而撬动本国经济时来运转。其实不值,实在是不值。咋就不能换个思路呢!做好自己国家的事,让利比亚人民自己决定自己国家的路如何走。法国、丹麦、英国、加拿大这些国家领导人跟着奥巴马横冲直闯,最终还是美国得利,玩完一圈,除了法国的萨科齐,甚至丹麦、英国、加拿大等国领导人也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