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白蓝绿色农业三本经


                           念好白蓝绿色农业三本经
                           问政于民十二五系列之四

   中国造成第一污染源的产业是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化肥的过度使用。整个“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化肥尤其是氮肥产业的政策鼓励和高额补贴,在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氮肥厂高碳排放和大地污染等环境问题。
                              一、绿色农业
   我们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功不可没,但这是以牺牲环境和用掉世界上35%的化肥污染为代价换来的。建国初期靠大兴水利,提高粮食产量。1970年后主要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产量。但1990年以来,水利条件和高产作物的贡献力都趋于降低,化肥则慢慢成了中国农业年年丰收的最大因素。
   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主要是氮肥生产,占化肥总产量的80%。到了2007年氮肥过剩近1000万吨。使用量更是从1960年的50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3000多万吨,一跃攀升了360倍。过去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1008家重点能耗企业中,氮肥企业占了165家。
   中国要在2020年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农业,唯有多用生物有机肥,少用无机肥。未来五到十年,力争建成100个绿色农业示范县,将现有氮肥使用量减少30%到50%。
                             二、白色农业
    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搞白色大棚反季节蔬菜等设施农业,多做“组织培养”的植物克隆,多养牛羊多产奶,多利用桔杆粉碎培养更多食用菌,变废为宝,用高科技手段争创高效益。切实提高中国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三、蓝色农业
    水上养鹅鸭,水下养鱼虾,激活江河湖海蓝色农业经济大有前途。尤其是中国渤海、东海和南海的广阔区域可以大规模发展蓝色农业。未来中国可以利用塑料泡沫和丰富的竹类抗腐蚀林木资源,铺设海南岛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的海上丝绸之路。以10公里构建一个海上人造新大陆和海上养殖场的间隔规模,那么就可以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上建成成千上万个海上农场。如果海上养殖10万平方公里,就可以新增1.5亿亩蓝色农场,如果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中利用率达到三分之一,那么就可以新增15亿亩蓝色经济区。这样既能为中国蓝色农业扩大水上养殖面积,获得诸多海产品收益,又可以节约刺激更多的竹木塑胶工业和玻璃钢,及钢铁水泥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工业,在扩大海上养殖、海上牧场和海上农场,同时提高的增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