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的就业人员,一般通过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来储备养老金。而香港的相关制度就是“强积金” 全称是 “强制性公积金”。《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条例》是香港特区政府推行的一项强制性退休计划,任何18-65岁在职人士都需要参加该计划,以协助本港的就业人士安渡退休生活。
香港媒体17日报道称,香港强积金制度推行十年,一直被指回报偏低及管理费高昂难以养老。截至去年底,逾240多万打工者累积10年的供款2770多亿元,投资回报为879亿元,余额为3650亿元,扣除费用及收费后,平均每年回报率达5.5%,较同期平均通胀率0.7%高。这里就不核实香港过去十年的通胀率是否真的这么低了,但香港同期的房价显然不止涨了这么多。香港今年一月,所有类别的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是167.6,而在2001年1月,则为80.7。也就是房价涨了近一倍。
强积金的各基金中以股票基金表现最好,10年累积回报高达75%。
不过香港强积金制度中的管理费率恐怕有暗箱操作,这也是香港人批评的对象。香港积金局主席胡红玉表示,关于基金管理费,近年收费虽已不断下降,但个别小型基金产品收费比例较高,已要求受托人減费或将这类产品与其他产品合并降低收费。该局行政总监陈唐芷青补充称,该局一直要求现行19个强积金受托人减费,基金开支比率已由08年1月的2.1%降至今年1月的1.85%,下降幅度逾一成,部分更减费超过一次,或推出平价收费新产品或提供回赠等。她承认收费下调得不够快及不够多,因该局无权规管收费模式及水平,但已再促受托人顺应民意降低收费。
香港民主党的甘乃威批评称,强积金平均基金开支比率虽降至1.85%,但仍是澳大利亚收费的六倍,炮轰港府纵容中介公司牟取暴利。
这个费率是高了一些,目前大陆股票型公募基金的管理年费率一般为1.5%。我估计国内的社保基金交给公募基金管理,年费率肯定低于这个水平。实际上在资金管理市场上,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香港强积金,或国内的社保金这样数量非常大,非常稳定(不会轻易赎回从而给操作带来相当大的干扰)的资金,是众多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尤其在香港这种地方,金融市场发达,如果开放竞争,我相信完全可能找到费用与回报率更理想的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