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读书笔记(三)
知识权威的合法性
“知识的权威与职务的权威一样具有合法性”。这是今天读书会中的核心,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根据德鲁克的一贯风格,他写书通常由针对性,结合上下文,这句话显然是想告诉那些管理者,特别是高级管理者们,要去尊重那些即便身处低层的知识工作者的权威,要去尊重他们做出的决策。
为什么呢?因为在知识型组织里,知识工作者一方面是最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情况的,比如在军队中,司令员的职位权威是非常之大的,但是在天气预测这个问题上,他必须尊重气象专家的意见,即便这个专家的军衔比他低很多,职位比他低很多。另一方面,身处低层的知识工作最接近一线的情况,他们最了解信息的情况,而高层管理者则远不如他们了解。以大家都很熟悉和喜欢的《亮剑》第一集为例,总部让李云龙从侧面突围撤退,但是李身处战争第一线理解正面突围最有利于突围成功和掩护群众,而侧面突围则极容易被敌人尾追猛攻,损失惨重,且容易暴露群众,这个时候如果听从职位权威的总部则有不利。
虽然我们不是在战局中,但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如战场一般瞬息万变,情况复杂,如果不尊重知识工作者的知识权威很可能贻误战机,决策失误。例如奇瑞汽车,在决定推出的一款新车瑞麒A3的价格时,专业团队事先对经销商、消费者进行调研,得出结论是定价在7.38万最有竞争力,但是内部高管们认为A3可以定价更高,执意定为8.18万。结果不被市场认可,上市不到两个月就开始降价促销。
作为知识权威的一线知识工作者有掌握信息,懂专业的优势,但是也有弱点,专家太专不能够关注全局,导致其极容易变成第二个木匠。拥有职位权威的高管们,首先在知全局、有经验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其掌握组织权力。而其缺陷也在不深入专业、缺少一线信息。这二者之间,实际上是有相辅相呈的。双方只有相互配合、发挥长处、互补其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然,无论知识权威也好职位权威也罢,评判其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还是在于——是否能够帮助组织提高经营能力和取得重大成果,也就是是否具有有效性。一个知识即便是非常极度渊博的人,如果不能帮助组织取得成效,也是无法具备合法性的,反之,一个高职位的人也是如此。
是为记。
后记:越读越有新发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众多采用诸葛亮式的阅读方法所读的书之间有一两本采用朱子的读法也是一件很有收获的事情,很有效的学习方法。那是不是也要用陶渊明先生的方法读一些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