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少帅好色的马君武也中过“美人计”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很轻易地占领了我东北。著名学者、大教育家马君武义愤填膺,于11月20日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了感时之作《哀沈阳》:

                 其一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其二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马君武


诗中赵四指赵四小姐赵一荻,朱五指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女儿朱湄筠,胡蝶系当时红影星。诗中谴责说,九一八之夜,日军进攻沈阳我军北大营,而时任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却在北平与佳人跳舞,对沈阳事变不理不睬。这两首诗发表后,不胫而走,风靡全国,被传诵一时,各报纷纷转载,张被视为风流将军,不抵抗将军。


马君武对此诗甚为得意,说这些佳句足以和吴梅村(伟业)痛谴吴三桂的《圆圆曲》相媲美。

    

据马君武自称,此诗系仿唐李商隐《北齐》体而作。原诗是这样的:

  一笑相看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提起马君武,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了。他是广西桂林人,1881年7月17日生。早年就读于桂林体用学堂。1900年入广州法国教会所办丕崇书院学法文。1901年入上海震旦学院。同年冬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读化学。在当年,马君武绝对称得上是风云人物。他在留日学生中率先发表排满演说,在晚清革命中的地位不下于秋瑾和陈天华。

   

1905年8月,马君武作为第一批会员加入可同盟会,和黄兴、陈天华等人共同起草同盟会章程,并成为《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年底回国,任上海公学总教习,积极宣传革命。为避免清政府迫害,于1907年赴德入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作为广西代表参与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1912年出任国会参议员。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再度赴德入柏林大学学习,获工学博士。1916年回国。1917年参加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马君武任总统府秘书长;接着就任广西省省长。后因军阀横行,被迫辞职出走。1924年国民党实行改组,马君武跟不上革命形势,思想趋于保守,和冯自由、章炳麟等人发表宣言,反对国民党改组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5年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被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除党籍。

  

马君武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曾用旧诗格律译拜伦、歌德、席勒等人的诗篇;编译了《德华字典》等书,并第一个翻译出版了达尔文的《物种原始》,在当时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马君武多才多艺,据说在广西大学校长任上,任何一科教授请假,他都可以代课。曾与蔡元培齐,被誉为“北蔡南马”。

   

然而,就是这位在后来痛斥少帅张学良好色误国的马君武,曾中过改良派梁启超等人的“美人计”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马君武在成为革命党之前师从过康有为,做过万木草堂的弟子。因此他到了日本后,是《新民丛报》的撰稿人之一。万木草堂的大弟子、改良派旗手梁启超对他也非常倚重,1902年春离日赴美时,曾将《新民丛报》交他署理。

   

可是当梁启超从美国回到日本后,发现马君武变化很大,工作很不上心,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章很少,而且思想渐趋激进,有“离枝别恋”之态。他将这件事告诉了弟子罗孝高,罗孝高表示,要笼络马君武不难,他有个办法,只需“如此如此”。梁启超听了,也以为妙计。于是,两人依计行事。罗孝高化名“羽衣女士”,不断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艳诗和小说,梁启超则以编者的名义,在后面加上按语,略谓:“羽衣女士,广东顺德人,才貌双全,中英文皆有极深造诣,现在香港某女校执教”云云,还有意拿给马君武看。

   

果然,马君武读了这些诗文,内心冲动不已,忍不住去问这位羽衣女士的底细。罗孝高见他中计,便谎称羽衣女士是他的表妹,不久就要来日本留学,还拿出一张照片,以示所言不虚。马君武见了照片更为心动,要罗孝高代为介绍。罗孝高表示,他这位表妹自视甚高,从来不纳俗交。要介绍也可以,但最好先通信。马君武立刻做了八首七律,交给罗孝高。诗寄出后,羽衣女士有了回函,表示对马君武非常仰慕,还希望在《新民丛报》上,经常看到他的诗文。马君武大喜,开始不断地做诗做文,《新民丛报》上又可以经常见到他的大名了。

   

然而这种假戏,毕竟维持不了太久。羽衣女士既说要来日本,迟迟不见,就让马君武起了疑窦。经他一再追问,罗孝高又编造了一封信,说他表妹即日起程,某日即到横滨。到了那天,马君武带上诗稿,如约到了横滨码头,可是苦等不见人影。他感到事有蹊跷,回到东京严词逼问,罗孝高只好承认,这位“羽衣女士”是他扮演的。那张照片,是广东的一名妓女。马君武听了气急败坏,“撕其稿,愤然去”,与罗孝高绝交。

   

马君武中了“美人计”,很快在留学生中传为笑柄。也因为这件事,马君武与《新民丛报》的关系也从此断绝。曾有论者说,马君武从改良转向革命,主要是这件事造成的。

   

梁启超与罗孝高为了骗取马君武的稿子,施展“美人计”,玩弄了马君武的感情,实在是不应该。但梁启超毫不以为过,逢人便说如何利用“羽衣女士”骗了马君武的许多篇诗文,弄得此事沸沸扬扬。梁启超还作诗两首,对马君武极尽调谑戏弄。原诗题为《题东欧女豪杰代羽衣女士》:“磊磊奇情一万丝,为谁吞恨到蛾眉?天心岂厌玄黄血,人事难平黑白棋;秋老寒云盘健鹘,春深丛莽殪神蠄;可怜博浪过来客,不到沙丘不自知。”“天女天花悟后身,去来说果后谈因;多情锦瑟应怜我,无量金针式度人;但有马蹄惩往辙,应无龙血洒前尘;劳劳歌哭谁能见,空对西风泪满巾。”

   

这就是梁启超的不厚道了。(刘继兴)

 

刘继兴之毛泽东系列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幽默诗 毛泽东心目中最能打仗的帝王是谁? 毛泽东的黄河情结 

毛泽东欣赏的“党内一支笔”   毛泽东交往最多的老同学  《水浒传》让毛泽东赢了蒋介石?

最早预见毛泽东成为领袖的人是谁?  毛泽东钟情的三项体育运动   毛泽东笔下的两个汉奸文人

毛泽东最爱读的一部幽默小说  毛泽东评点最多的古人  唯一敢对毛泽东蒋介石都多次直谏的人 

毛泽东与蒋介石晚年的默契“合作” 毛泽东唯一写文革的诗 毛泽东与鲁迅彼此是如何评价对方的? 

毛泽东为何说人民军史要从叶挺写起?  毛泽东六赞刘伯承  毛泽东为何1943年才正式成为全党最高领袖?

毛泽东写给女性的六首诗词     毛泽东晚年为何说要去“卖年糕”?  毛泽东的四次“上兵伐谋”

毛泽东八评赤壁之战  毛泽东比蔡和森“略输文采”?    毛泽东的幽默纸条竟然救了一位名医

毛泽东邓小平都爱看的一部小说   毛泽东两代人婚姻“亲上加亲” 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

毛泽东是如何将《周易》运用于战争的?  对毛泽东影响很大的七位老师   毛泽东曾用过的二十六个名字

毛泽东痛失几位亲人时的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的27个谜语  毛泽东为何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毛泽东特喜欢的三首讽刺散曲  毛泽东铁面反腐处死七个贪官 毛泽东为何对军衔制立而又废?

毛泽东与国民党的两次诗词大PK  毛泽东是如何看待中医的?  毛泽东眼中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

 

刘继兴文化文章:  妙笔生花的老报纸标题  “乱七八糟”源自史上两大内战 五首雷人的经典啰嗦诗

农村春联的冷幽默  书生气:文化名士们的真性情 不可不看的一组超短妙文!  古代食文化的经典之作   

谁是蒙古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 三国赤壁究竟在哪里?  史上最绝妙的名人联 飞扬文字之浪漫集结

《西游记》:长盛不衰的成功学读本    太平天国的两大藏宝之谜       鲁迅鲜为人知的两首打油诗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瓦解于鼠疫?   一则妙趣横生的文化谜语   中国人寿竟然老用错成语“一言九鼎”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挽救了许多生命的六个字   旧上海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  

 历史上最早的“十三太保” 中国古代的十首经典艳情诗  抗战期间的汉奸政权有多少?

魔术师贾斯帕三创战争神话    钱姓为何在《百家姓》中排第二?     余光中悼念蒋经国的诗很肉麻

   

刘继兴精品文章之历史牛人系列:       大老粗们的那些豪迈诗   曾国藩曾因天赋不高遭小偷奚落

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少林寺走出的两位开国将军    吴佩孚的幽默批示太有才了

李自成:史上最牛的下岗工人   第一个火线牺牲的我党早期领导人是谁?  王明与张国焘的两次较量

杜月笙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       章太炎捧杜月笙臭脚使国学蒙羞?  最荒淫无耻的民国军阀是谁?   

金庸笔下有违科学的三处硬伤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竟是文弱书生  

秦始皇:中国旅游开发第一功勋     李白:主业开矿副业写诗        美色当前,令孔子大跌眼镜两将军

鬼谷子: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  从奥运明星中走出的军事天才     史上最搞笑的大国首脑         

唯一被国共两党都开除党籍的牛人  削发为僧的两大绝代风流才子     拥有40位妻妾的民国风流将军

中国近现代最博学的人是谁?       比周星星还能扯的搞笑皇帝       风流成性的大汉奸周佛海

令蒋介石戴笠杜月笙胆寒的杀手    钱钟书《围城》之外的俏皮话     达·芬奇:空前绝后的多学科通才

李敖最羡慕的风流男人是谁?    历史上最恶毒的文痞之骂           文人赠给盗贼的三首绝妙诗

林彪早年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从奥运明星中走出的军事天才   "民国第一写手"的传奇文字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