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支持穷人发展
城市的主要功能不是让富人享受
——《中国就业》发表陈老宇时局点评
陈老宇博客编者按:刚刚出版的《中国就业》杂志(2011年第3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发表了陈老宇最近就西亚北非等国际事件作出的时局点评。全文如下:
第一,民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果两千二百年前的贵族政治家屈原都能对民众生活的艰难不易,观察体验到仰天长叹掩面痛哭的程度;那么,今天高居庙堂之上的人民公仆们,是不是更不应该被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盛世美景所迷惑。现在中国社会严重两极分化,人民公仆一定要更多地去努力看看那些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怎么生活?特别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那些有灾有病的居民,那些鳏寡孤独或老或小没有强劳动力的家庭,他们到底怎么生活?政府能不能尽量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出一些政策、做一些实事?
第二,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句话不但政府的劳动和就业部门要牢记、,要贯彻、要落实;而且政府的财政、税收、工商、城管等部门也要牢记和贯彻落实。否则,政府出台再多再好的就业政策,完全有可能被其他部门出台的看似有理的其他政策所抵消。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是劳动部门,而是工商、税务、城管、公安等部门握有百姓们能不能顺利就业、创业和谋生的生杀大权。所以,这些部门也一定要把就业放在第一位。他们对就业的支持,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重大积极影响。
第三,教育。
现在看来,农民和农民工更加需要教育和培训。而且,用在他们身上的这种教育和培训费用很低、投资不高。但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要比花费在城市居民,特别是花费在所谓重点中等和高等教育上的经费,其产出不知道要高多少倍。所以,政府推出的教育培训政策,提供的教育培训经费应大大向农村和农民倾斜,教育培训政策的重点是雪中送碳,不是锦上添花。同时,政府要放开教育培训市场,引进竞争机制,让教育和培训的效率更高,更有针对性。
第四,民意。
开通了解民心、倾听民意的各种渠道,包括百姓上访投诉的渠道,是政府的职责。百姓有问题找政府、找领导,不正说明他们对政府和领导的信任吗?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百姓似乎失去了找政府、找领导的权利。百姓找政府、找领导似乎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甚至非常危险的事情。温家宝总理最近在北京亲自会见上访群众,为各级政府应当如何面对百姓的投诉和上访作出了示范和榜样。
第五,城市。
中国今天的GDP达到世界第二了,但按人均GDP计算我们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排在全球一百位之后。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城市功能的定位是关键。现在奢靡之风太盛,城市相互攀比,完全搞成富人的天堂。我认为,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过程中的城市,不应当是富人享受的地方,而是适于穷人就业、穷人创业,穷人发展的地方。广大农民只能在城市完成身份转变;多数穷人只能在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包容农民,包容穷人;城市的主要职责是支持农民和穷人就业,支持农民和穷人发展。我们必须彻底改变现在城市一切向富人倾斜,驱赶穷人、驱赶农民的错误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期稳定地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以及中国向现代国家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