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至27日,亚洲医学教育学会第6届学术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来自亚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医学教育代表参加会议.在会上,大家对于医学教育的模式、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甚至激烈的争论,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亚洲地区医学教育的道路。在会上,大家尤其关注PBL这种教学模式以及医学教育中英文教学的地位。PBL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方法,但考虑到亚洲地区具体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大家都认为应该作出某种磨合和改良,但就如何改良,大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和经验进行了交流。而虽然亚洲有很多国家使用英语进行医学教育,但是,有人也提出使用母语进行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医生要面对只说母语的患者,而交流沟通能力也是现代医学教育需要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大家也都认同应该有母语的医学教育训练。所以,但我国的一些大学盲目强调全英文授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我们的文化背景和培养人才的服务对象。
在这个会议上,我也有幸就医学的职际学习问题发言,并入围最佳发言名单(shortlist of best oral presentation),这应该也是亚洲医学教育届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关注的具体体现。职际学习是1983年英国人首先提出的,1988年得到了WHO的确认,是加强不同医学职业的沟通和减少医疗差错的解决出路之一。在2011年北京大学医学教育年会上,柯杨校长提出,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八年制的医学教育,培养领袖型的医生,从而可以担负起社区医学专家、医疗保健的组织者、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和医疗服务团队的领导者,这与赤脚医生和传统的全科医生培养是有所不同的,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新思路。职际学习则是实现领袖型医生培养的一种具体学习模式。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规模和迅速的进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受到了亚洲各国医学教育专家的密切关注。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医学大学(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