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媒体预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放缓的端倪。2011年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4.1%,比上月回落12.3个百分点。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状况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的总体变化。
本月中国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收费价格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的环比有所回升,其余主要指数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近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695,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这些都表明经济运行属于平稳态势,通胀变数多,政策总体稳健的取向不会改变。
近期美元的弱势局面令人民币对美元行情继续走强,在美联储延续定量宽松政策的背景影响下,美元疲软的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望延续。此外,由于目前美国通胀率较低,而欧洲市场面临较强的通胀局面,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欧元区将先于美国加息,部分套息资金离开美元也是造成美元指数走软的另一个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3月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695元,1欧元对人民币9.107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8.029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318元,1英镑对人民币10.7244元,人民币1元对0.46187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4.3197卢布。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736。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库存不断增加,消费旺季即将离去,近期原油期货祸不单行,在众多利空因素共同打压下,纽约原油期货自两个半月高点83.40美元飞流之下逾10美元一度逼近70点整数关口。
人民币升值缓解输入型通胀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中国政府将自行决定人民币的升值步伐,而不会妥协于其他国家的压力。
不过,他还表示,为了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中国需要改革汇率体系并提高人民币的弹性。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近日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处在合适水平,将来会根据市场等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此外,对抗通胀几乎成为了中国目前的头等大事,而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无疑对输入型通胀有着直接的缓解作用。预计通胀系数未来还会有明显变化的。
经济利好数据多 待观通胀变化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