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和商业文化均起源于中国炎帝神农时代
制耒耜创农耕文明
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订农时,撰写《神农书》,奠定了原始农业文明的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这一切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神农书》是农业著作之祖,为后世农业提供了规范。“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易系辞》《白虎通》)
原始初民本以伏羲发明的兽皮和蓑衣为衣裳,神农教民织麻为布后,人们才有了粗布衣裳。
立市廛定商业规则
神农开创了农耕文明,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在不同产品所有者之间发生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交换。为了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避免纠纷,神农规定“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
神农开创的交易规则,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交易成为更经常、普遍的行为,商业经济开始萌芽,成为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