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深港两地数位朋友小聚,席间有人谈到长江证券(SZ000783)增发6亿股或将流产。我颇感意外,当前券商股虽谈不上是资本市场宠儿,毕竟在中小板企业发行市盈率达60倍,一家以20倍市盈率,5倍市净率发行的券商股发不出还是不大可能的。思绪未定,忽闻又一朋友喊了一声:活该这样!去年股市融资太多就是股市不涨的原因,多让几家发不出股票,市场就会好一些。
噢?人们对再融资如此反感?我笑问那位喊好的朋友:据说,长江证券最后几秒钟是一笔大单砸到12元,让它低于增发价格12.67元;不会那笔单是你搞的吧。可别去操纵市场哦。
那朋友慢悠悠的说,现在谁还炒券商股啊,去年,前年我对券商股情有独衷,两年下来一分钱都没捞到,早就转炒煤炭啦。我才没那闲功夫去折腾。
一朋友续说,长江证券自己错过最佳发行时间,现在被别人砸盘一定是有人受害才一起同归于尽。那公司2010年3月发公告就在准备增发,5月竟然忽然更换保荐人,新上任保荐方还算不错,如期在半年内拿到管理部门核准通过。当通过时,恰是股市高潮时期,股票价格也在15元之上。有趣的是在4个月后才正式开始发行。股市刚刚走好,长江证券拉了一个10%回到13元就要火速闯关。未曾想阴沟翻船,尾盘挨砸,这也是自找的。
一香港做基金的朋友说:想当年,中国银行在香港发行上市时,高盛等承销商在开盘第一个交易日可是掏出大把真金白银死守发行价。大陆公司要增发竟然不死守发行价有点不合常理。
哦,原来如此。真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要我说,趁股市处于高潮赶紧增发,拖来拖去,最后搞得几败俱伤,大家都不落好。当然,这也是资本市场必然现象,机构之间除了合作还会有博弈。在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的年代,市面资金淡静,一不小心就要掉进其他机构的陷阱。投资的确很难,不得不处处小心翼翼。
后记:今早看公告,长江证券计划增发6亿股,结果只发行2亿股。计划募集75亿元,实际只募集25亿元,仅完成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