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27岁。
人生的风水岭不期而遇。
环保的路上,我磕磕磕碰走到今天,不能说不是个奇迹。从志愿者到工作者,再到创业者,每一次角色的转型都夹杂着泪水和快乐。2005年10月25日,从那天起,我的学习,生活,情感,工作还有事业都不可避免的与环保紧紧联系在一起。记得那是我第一次成为志愿者,并且是环保志愿者。那个身份一直保留到现在,或将持久下去,我为此感到自豪!
从浅显的环保认同到进一步成为关注者,参与者,组织者,大大小小的活动几乎占据了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活。其中有很多我至今能清晰的记得,一个学习各方面还算优秀的同学开始频繁请假,迟到,甚至逃课,不是约会女友,竟然是为了参与环保宣传活动,这个答案让同寝的兄弟们很是费解。幸运的是,这并未影响到我的学习。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刺激了我求知学习的欲望。双休日,我会呆呆地坐在学校的图书馆或阅览室。和环保相关的书籍,杂志,报纸约莫看了2000多份。回到寝室,我会美美得回味下当天参与环保活动的情形,挨个寝室串门,分享,讨论,抑或争辩。。。。有好几个夜晚睡不着觉,这种感觉就和想念女朋友一样。其中滋味,很多人可能有过体验吧。
在校园的环保组织里,我结识到很多好朋友,这种关系维持到现在的七成是以前的志愿者。也许,环保友谊更常青吧。几天前接到一个大学同学电话,他兴奋的告诉我,哥们,我在也在环保岗位工作了 ,以后多多指导啊。。。我回答他:指导就不必了,交流还是必须的!!尽管很多环保从业者工作待遇有待提高,但是细心的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了这个圈子。即使是零售企业,他也会积极的参与到环保宣传中来,或者以各种方式支持环保公益。这不能不让一直坚守在环保领域的同事感到欣慰和鼓舞。
毕业后在环保行业工作,一干就是三年,这相当于又读了一次生态学院。彷徨过,抉择过,最终选择了继续坚守。有时难以回首最艰苦的岁月是怎么度过的。很多企业依然自信的拒绝,朋友们相继离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有过很多可以改变的机会,还有很多可以去做的工作,我犹豫了,究竟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要不要继续?我要不要留在哈尔滨?我要不要回家?
在这座城市里,留下了很多无法释怀的记忆。我告诉自己,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城市。我爱上了这个城市里的人。这个城市有我的梦想,我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昨天没有忘记,今天依然记得!!我依然偏执的,倔强的形象没有因为成长的进化而完全改变。我的决定当然也伤害到了我自己,至少某个城市少了一个企业高管,但是这个城市多了一个绿色领袖,中国多了一个环保战士!!
继续,意味着我将依然在孤独,虚荣,艰辛的边缘坚守。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环保的春天已经来临。未来的路依然会充满艰辛,相当长的日子里,我还会漂泊,为事业奔波,每天面对新的挑战。我已经厌倦了打工的日子,开心的去做,把环保当作自己的事业去做!用一颗伟大的心把每件小事做好,然后带着疲惫回到住处品尝自己亲手做的饭菜。。。。
2010年10月28日,这一天又一次开启我的征程。这一次我自己不孤单。有一群激情与睿智并存的青年在共同做一件事:与青年共成长,与中华共成长!!为低碳全球化的世界和可持续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感谢那些陪我一起走过的兄弟姐妹,感谢相伴我走过艰辛漂泊生活的女朋友,感谢依然默默支持和关注这个偏执狂,关注这个环保偏执狂的老师和各界朋友们!当然我也真心地感谢我的父母!!!5年来一直给予我选择的自由和权力!!
我害怕黑夜,我害怕失败,但我一直在这条路上奔跑!!
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偏执狂们不必在冷言冷语中感到尴尬了。
追梦,环保偏执狂也有春天!!
2011年4月9日
(本文作者:赵亮 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理事长 低碳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