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5&b_id=182048
当“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受到质疑时……
文/顾哓鸣
从2002年开始,作为整体向广大家长推出的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之一“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简称‘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在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和谐家庭教育项目区中,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与认可,已经影响了成千上万的家长,帮助越来越多的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师学会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越来越多的学校摆脱了单一学校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具有现代意义家校结合,有效地缓解了育人恶性事件不断发生,有效地优化了学校和家庭的育人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家庭和谐与幸福的指数。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是需要倡导和大面积普及的育人理念。当我们从成功的和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中做对比研究,一个重要的规律性问题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家长面对教育孩子这个问题的错误率要远远低于失败的家庭教育,有了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遇到不良的应试教育甚至是严重错误的学校教育时,都不会毁掉孩子,确保孩子健康顺利成长。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并不需要用浪费大量的国家财政经费的方法,因为仅仅靠对我们身边家长和孩子进行实证研究就够了。当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包括老师在育人这个问题上,就是在教育孩子和学生过程中,所使用的眼神、动作、语气、表情、态度、用词、人才培养价值观念等,错误率是相当高的,有的家长和老师的育人错误率高达50—90%。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作为老师也是一样,一旦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提升后,不仅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同样会用正确的育人方式方法教育出好学生来。正是由于我们长期忽视了这一先进育人理念的普及,许多老师也自然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许多老师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教育好就是很好的例证。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还是需要我们弘扬的社会价值观和先进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教会孩子做人主要的责任必须要由家长承担,也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这是由家庭教育基本原理决定的。家庭教育这一功能又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的,也是不应该代替的。如果把培养人格的教育全部由学校教育、由老师承担,不仅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会误导社会和家长,为家长推卸教育责任找到借口,对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最大的杀手。当更多的家长能够承担起教育孩子这一责任后,当更多的家长明白“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父母”,当更多的家长把“教育孩子首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一理念转化为正确的方式方法时,当孩子出现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家长就不会首先指责孩子甚至指责学校老师没有把孩子教育好,这时的家长就会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更多地反思和盘点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而不是把问题推卸给别人、给社会、给老师,这恰是我们当今社会需要弘扬的一种价值观,对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是十分重要的。我相信,当我们通过改善自身的育人素养后,当我们把一种素养提升到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之高度时,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就一定不会再出现本可以避免的、人为的育人恶性事件,课堂和家庭不再是孩子们思维的“屠宰场”,所有的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到她的本质——那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应试的机器;那就是培养生存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记忆;那就是保护孩子的天性,而不是人性的扼杀;那就是开发孩子的潜能,而不是自尊的毁灭。
不仅是在解放着家长,更重要的是在解放着老师。当今已经出现孩子在家跳了,家长不仅不反思自己不良的家庭教育,却只会指责老师批评了学生,这样的恶性事件家长向学校索赔高达90万…… 正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所有教育基础之基础,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只会抓老师和学生,无形之中误导了家长和社会,许多老师无形中承担了本不该老师承担的育人责任,特别是家庭教育的责任,许多家长把育人推卸给学校老师也是自然之事。这不能怪家长,是学校没有承担起领导家庭教育责任,是学校只会抓应试教育。其实,家长是愿意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只是他们不懂。当我们把大面积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真正抓到实处,不仅是家长直接受益,同时也帮助老师摆脱了沉重的育人负担,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家长和老师真正能够在育人高位上形成合力,这对于大面积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只是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这一规律而已。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拿起这一武器,从保护自我身心健康出发,重视大面积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努力办最负责任的教育。
当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出现时,又有多少人系统地学习过呢?家庭教育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影响不只是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也是整体提升学校老师自身育人素养的主要瓶颈之一。据说,有大学开设了家庭教育学位课程,可大学培养出来的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又有几位在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呢?这是一个不能不问的问题。因为,十年前可能当时自己没有认真研究家庭教育时,也会对家庭教育不屑一顾的,甚至看不起做家庭教育的人,会说那是不务正业,更不会去抓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只会抓学校教育,只会抓班级授课制,也是“顺理成章”的。好在我能够通过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给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进行了重新的洗牌,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育人的理念与素养,首先受益的就是自己的孩子,甚至在学校教育出现偏差和问题时,靠一流的家庭教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没有让孩子毁在不良的教育之中。这个经验和过程太经典了,也深深地教育了我,告诫自己只要可能就一定要站在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一线,做对老百姓最负责任的教育。这个最负责任的教育就是推进大面积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让更多的家长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孩子首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所以,当“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受到质疑时,我更想要问的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作为实用性、通俗性、操作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家长学校教材已经连续出版到第15卷了,有多少家长成为这一理念的受益者?有受害者吗?
以下为博客评论;
顾晓鸣回复2011-04-08 13:26:44
中国教育最短缺什么?就是父母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太多的父母却不会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许多孩子不是输在学校教育上,而是输在家庭教育上。
顾晓鸣回复2011-03-25 18:46:23
顾老师:您好!我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5卷的忠实读者,看了您的序言,感触很多,当今家庭教育的问题真正浮出水面……
回复——我们看到太多因为家庭教育缺失或者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率居高不下,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结果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要么是金钱上,要么是价值观、人生观上……教育是不可用钱来买的。不是有了钱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就解决了问题。这个过程我是反对父母脱离孩子成长,我反对父母以种种理由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希望您能够不断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用正确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帮助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这是现代教育的要义,不可缺失。这就是这本教材的价值所在,已经远远超出家校结合的一般意义,只是现在许多人还认识不到。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已经连续出版15卷了,深受广大家长朋友欢迎,这是一本普及性的教材,这是一本通过家校结合努力培育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的一本工具书,其价值和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家庭教育本身,因为这本教材的主要功能是预防育人恶性事件在家庭、学校中的发生,特别是要保证家长能够连续五年学习这本教材,你的孩子、你的家庭是不出现育人最低级别的恶性事件,这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一所学校,对于一个地方的教育已经是价值连城了。同时,这本教材针对的就是提升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综合素养,降低家长教育孩子的错误率,80%左右的家长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从有效率上看这是目前中国家长学校教育比较成功的教材。因为,有专家论证,多数家长学校教材的有效率也仅仅达到30%左右。如何还能够进一步确保教育孩子首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特别是在孩子即使遇到不良的学校教育甚至不良的社会环境,仍然靠一流的家庭教育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梦想实现,每个家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面对的家长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希望有进一步需求的家长,利用好中华家庭教育网用公益思想帮助大家进一步学习免费设立的“中华家庭教育网免费网上学堂”(http://www.zhjtjyw.com /kcms/blog/vblog?u_id=451&b_id=158073),一共80讲,比较系统和专业,同时还为不同需求家长建立免费学习的80多个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针对不同家长的问题和需求,家长可以不断深造,不用花费一分钱,象男孩中心、女孩中心、青春期中心、品行中心等等太多了,都是是针对性很强的大学校(中華家庭教育研究院各指导中心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 /vblog?u_id=102&b_id=171715)。如果需要,还可以用付费的方式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班的课程学习(《家庭教育顾问、指导师(中、高级)》(双证)专业化课程目录汇总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 /vblog?b_id=162385&u_id=474),来确保您的家庭教育综合素养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为一个家庭和家族创造永远不会枯竭的育人智慧与育人财富。
家庭教育网网友回复2011-03-18 12:38:40
QQ交流:
学会快乐:张老师,我是昆明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3、14、15期我有了,这书真的是很好。第16期出来了吗,我想买。
张惠娟指导师:16卷要到下学期了,每学期一卷。
学会快乐:好的,我期待着。
张惠娟指导师:非常好的一本书,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到这本书
学会快乐:我买了15期和13期送给家里的亲戚,他们都很喜欢。只是感到我孩子他们学校的老师好像没有家庭教育这样的意识,下次我想买点送给班主任老师。
顾晓鸣回复2011-03-18 12:29:47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通俗、易懂、实用,同时确保一定专业水准,把先进育人理念蕴含在案例与方法指导之中,容量适度,满足家长最基本的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养的需求。家长如果连续阅读五年这本教材,家庭中是不会发生最低级别及以上育人恶性事件的。这就是这本教材的价值。对于一所学校,一起育人恶性事件发生,就要付出几万到上百的赔偿;对于一个家庭,花费在问题孩子的“钱”何止是家长学习花费的几倍,一般情况都是上百倍上千倍的付出。
家庭教育网网友回复2011-03-16 20:06:25
我是《不输》的忠实读者,也是受过培训和正在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不但读,还自己办了一份《家庭教育指导报》,每期都使用一两篇《不输》的文章,让我们这里的家长看到。我特别喜欢。
陈康回复2011-03-05 09:59:13
我们学习家庭教育都受益了。没有学习家庭教育的也照样的活着。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把孩子的进步看成我们教育素养提高的结果,而他们把孩子的问题归于孩子或根本就没有看到问题所在。这是“悟道”与“执迷”
之差。
对于家庭教育的态度代表着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家庭教育的认同与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人各有志何可思量。
纵然有人质疑“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一理念,也不会影响到智慧家长的选择。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只是不同的视角带来的结果终将南辕北辙。
我想学习家庭教育实则选择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limlim回复2011-03-03 16:50:17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让家长清醒了,
阻断很多人的财路,当然有质疑。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是每个爱孩子的家长的福音
wxf回复2011-03-02 21:16:39
我是一名教师,我所教的孩子大部份都是农民工的子女,我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农民工家长朋友的家庭教育如何去宣导与落实,我曾尝试通过家长会,可是能把他们请来开一次家长会都很难,一个班四十多位家长,开了两次也只来了一半多一点,不过来的家长有不少听得泪流满面,但事后效果仍不明显。他们虽然把孩子带在身边但真的没时间管他们,大部分家长下班回家已是深夜,早上孩子刚睁开眼又被父母拖到学校,自己又要匆匆忙忙去上班。他们心里也很着急,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二亿多农民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家庭教育群体,他们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作为老师我有时真的觉得自己的力量是那么渺小,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不想学习我都不能把他教育好。就象顾老师您所说的,学校教育永远也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问题。我关注家庭教育快十年了,最近我特别想通过专门的学习成为一名专业的家庭教育工作者,能为我国落后的家庭教育工作出一份力。想请教顾老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学习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家庭教育工作者。真心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非常感谢!以下为顾晓鸣顾晓鸣回复我们在研究和推进家庭教育普及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家庭教育专门人才,特别是经过一定专业培训的家庭教育专业化人才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这也是目前全国家庭教育严重滞后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孩子成长需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为此,我们在推进大面积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突破了家庭教育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瓶颈,为了不让学习家庭教育的家长、老师和有志者多支付经费上的成本,我们采取了走非学院式培养人才的道路,三年来效果还是十分明显了。如果想在家庭教育上发展或者真正来关注家庭教育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我是希望能够参加我们办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化课程班学习,因为是用公益的思想做的课程,收费中华家庭教育网有2200元,但给大家的课程量是300个课时的视频课,并配套有公开出版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程》和电子版的教材,这还不包括每击每周我们在呱呱房间为大家准备的可自选的课程。具体可参考目录: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b_id=162385&u_id=474《家庭教育顾问、指导师(中、高级)》(双证)专业化课程目录汇总。我们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接受所有学员和关注家庭教育的人们监督,目的就是办好家庭教育专业化的人才培养。
伍军回复2011-02-28 14:49:54
孩子是否难管教,取决于家庭教育方法的对与错
我是很赞同《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很多观点的.
因为:底层的在为生计奔忙的家庭比比皆是,学校的所谓“借读生”越来越多,而这一部分孩子往往很难管理,老师布置的任务越来与繁重的压到家长身上,而家长的能力往往达不到,
顾晓鸣回复2011-02-28 09:49:45
学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育人素养,而不是学习家庭教育是为了找到几个现成的方法对付孩子……一个是站在高位学习,一个是站在低位学习,效果和品质是截然不同的。
可怕的“设想”回复2011-02-27 16:21:50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虽然教育不能解决全社会的问题,但教育好孩子是不能离开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已经是常识的问题了。
王春妹回复2011-02-24 09:23:13
孩子的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责任、学校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应该是每个家庭成员达成的共识。
李静回复2011-02-24 08:51:42
没有一项教育是万能的,但提倡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对父母对孩子对学校老师负责任的,我支持这样的提法.
宫健回复2011-02-23 18:33:45
不懂家庭教育和只搞应试,只会搞应试教育的人会质问的.好在随着家庭教育普及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相信更多的人会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所有的教育基础.
陈佳回复2011-02-23 17:11:20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这是每个家长都应真真切切铭记在心的!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还应该是正直、善良的人,并且是对我们的社会有正面价值的人。这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人生的责任!这必须要由家庭教育来承担,如果这样的任务交给老师来承担责任,是背离教育规律。我想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是对的,需要倡导。这个理念不会误导教育,更不会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工具,这是这个理念对中国教育整体进步的贡献。
梁艺川家长回复2011-02-23 14:17:24
这几天我读完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确实是一本好书!让我们家长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学校老师很难做到完全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施教,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来弥补。
李星航家长回复2011-02-23 13:34:07
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后,让我感慨万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这样才不枉孩子叫我们“爸爸,妈妈。”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比较任性,又都个性张扬,有时候在该怎样管教孩子的问题上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操作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生活中太多的无微不至只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束缚了孩子的思维,而家教艺术中给孩子出好选择题让倔强的孩子不再倔等文章,又让我茅塞顿开,这些文章为我以后在教育孩子时提供了可操作的新方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一位家长只要用心、用真爱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才会身心健康,才会乐观向上。
肖庆兰整理回复2011-02-23 09:51:35
郗红喜:现在,做什么工作都需要上岗证,现在才明白,当父母也需要上岗证。不是把孩子生下来,养大就可以的,养的同时要教育。
肖庆兰:错误的爱,爱得越深,伤害越严重。
郗红喜:我在这篇博客上留言——别因为你,耽误了孩子。其实是想说,别因为你的无知,耽误了你的孩子。
顾晓鸣:父母都是爱孩子,但如果不会正确教育孩子,爱就会变成恨,问题孩子的产生和制造是必然的。
郗红喜:是啊,南辕北辙的例子,方向不对,走得越快,离既定目标就会越远。教育孩子也一样。越来越觉得,来中华网学家庭教育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不是救世主,拯救不了苍生,但是会尽力,向我身边的人宣传家庭教育。也许,我的理念也不一定正确,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但我只是尽力,希望家长,改变自己错误的教育理念。
李娴:在没参加学习以前,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现在我明白了。昨天女儿回家,把新买的羽绒服弄破了,划了一个巴掌大的口子。回去发现女儿怯生生的望着我,一脸的害怕。我当时也心疼新衣服,看她那样,我更心疼。我轻轻的问她,怎么回事。她告诉我是老师要收作业了,她想快的交,结果没注意桌子角有个钉子,所以……我告诉她,以后注意,做事前要观察,今天受伤的是衣服,如果天热了,没有衣服的保护,受伤的就是你自己了。然后我再帮她把破的地方补好,还缝了一个小兔子在补的地方,女儿高兴的笑了。然后对我说:妈妈,我以为你会骂我的,结果你没有,你变了,我爱你。当时我很感动。
郗红喜:恭喜你。能通过学习,做出改变,改变以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顾晓鸣:教育孩子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孩子问题,而是我们父母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错误率,否则,好孩子也会被我们教育坏的。其实问题就这么简单。
李娴:是的,我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原来好多自认为是为小孩好的事情其实并不科学。
顾晓鸣:我们变化后,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成长和健康成长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所以,我说学习这样专业化的课程是几代人享用不尽的智慧与财富之旅,是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投资与投入。
李娴:谢谢!我感到收获很大。
顾晓鸣:更重要的是我们孩子还会效仿我们,在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时的错误率会更低……家庭教育是伟大的。
顾晓鸣回复2011-02-23 09:50:50
我是放下所有的事一口气看了两遍,每一遍都是泪流不止,并同时推荐给所有的亲友,包括远在英国牛津大学求学的女儿。这样去感受一部影片是我30年来不曾有过。《含泪活着》是一部值得广大父亲阅读的纪实片,因为我相信,几乎所有的父亲都会被片中的主人公所表现出来做人的精神、做人的品质、做人的高尚所打动,都会含着泪读完这部真实的作品。现在无论是做父亲,还是做家长,甚至包括作为一名公民,太需要提倡和传承影片中向我们展示出来的伟大的精神和力量,这就是
“靠自己的两支手,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诚实做人,改变我们家庭的命运……”这就是“没有感叹命运的坎坷,也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更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在我们相当多家庭、家族中缺失了的民族精神!影片再一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不要输在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上。同时,让我更加坚信,无论我们是生活在什么的环境下,当拥有一流的家庭教育时,一定能够实现让自己的下一代或者是再下一代接受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最优良的教育,这才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需要去追求的最重要的财富!
从众多没有教育好孩子的案例中,让我们看到缺失这样一种民族精神后,缺失正确的家庭教育后,不仅会把一个本该很优秀的孩子教育成为问题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家业、家族之精神与财富无人传承,这已事关到一个民族的复兴问题。无论是生活在什么样阶层、什么环境下的家长们,特别是那些改革开放直接受益者——有了钱、有了车、有了房、有了权的家长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应该留给孩子的东西是什么?
家长赵茜回复2011-02-23 09:42:27
感谢家长学校,让我非常及时阅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读着那些粗暴无知的教育实例,从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开始对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重新审视,我终于明白了:检验一个家庭教育好坏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孩子是否快乐,而并非单单只是那些分数,成绩固然重要,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让她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则更重要!我想,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一定会更加理性,更加平和,注重女儿的感受,关注女儿的成长,让她成为一个快乐、豁达、自信又有爱心的阳光小女孩!
第一次翻开《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时,心中并没有太多期望与希翼,凭感觉认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教育丛书,仅此而已。仔细阅读之后,我却汗颜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萦绕在心头,使我不由得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发自内心的拷问:“我们是称职的父母吗?”从书中精辟的教育观点和生动的教育事例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并不是称职的父母。当得知答案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深深的震撼了……
严霞回复2011-02-23 09:37:29
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使我获益匪浅。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
柳佳红回复2011-02-22 23:44:53
我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最大受益者,家庭教育给予了我很大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我和孩子的命运,内心的那份感激和喜悦之情真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在这里,向顾老师、季老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们,真诚的说声“谢谢!”向您们鞠躬致敬!祝您们好人一生平安!
张惠娟回复2011-02-22 00:25:25
孩子是否难管教,取决于家庭教育方法的对与错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178&b_id=182205和风细雨胜雷霆文字交流显奇效
赵春莉回复2011-02-21 23:43:39
一个学生在学校打架,老师找家长说:“您的孩子有打架骂人的坏习惯,您可得好好教育他。”家长当着老师的面问孩子“谁他妈教你骂人的,混蛋!谁教你打人来的?”接着就打孩子一个耳光。老师说:“还说谁教的,您的行为就是他的榜样!”所以,家长教育子女必须“以身正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
聂秀英回复2011-02-21 23:08:58
现在家长的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孩子的成长速度。即农业化时代的教育理念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孩子,孩子怎能不出问题。正象骑自行车的技术驾驶汽车一样,怎能不出车祸。驾驶汽车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培养孩子也要有与同时代匹配的教育理念,否者就会出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韩怡(转课堂中)回复2011-02-21 22:48:01
打好底子筑高楼。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底子,是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
杨爱梅回复2011-02-21 22:28:43
我认同顾老师这个观点:"家庭教育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影响不只是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也是整体提升学校老师自身育人素养的主要瓶颈之一。"我身边这样的事例多的是.
李青回复2011-02-21 17:30:08
“三个帮助,四个有效”说的好,这大概就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作用和给我们带来的福音——帮助越来越多的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师学会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越来越多的学校摆脱了单一学校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具有现代意义家校结合,有效地缓解了育人恶性事件不断发生,有效地优化了学校和家庭的育人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家庭和谐与幸福的指数。
我的建议回复2011-02-21 12:49:19
抓应试教育的学校根本不会抓家庭教育,这类校长和教育局长确实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罪人。苦难的家长们,请你们拿出家庭教育这个武器吧,保护自己的孩子没有别的好办法。
闫岚回复2011-02-21 11:24:06
《不输》虽然不是学习家庭教育的唯一选择,但绝对不会为此而有人受害,拥有它的家庭都将拥有一份家庭的幸福!支持《不输》!
肖梦华回复2011-02-21 10:33:53
记得我刚准备学习家庭教育时,许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家庭教育:“学习家庭教育?还用专门学习么?不就是每个家庭自己教育孩子有什么可学的!”前两天有朋友到家里玩,得知我学习家庭教育准备考家庭教育指导师很不以为然:“家庭教育指导师?干什么的?这里的人懂么,知道吗?认可吗?你工资那么低,还不如办个培训班、辅导班什么的,那多挣钱!”我无语。因为朋友两口子都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也很上心,他们会对家庭教育如此误解,那么可想那些不懂教育的家庭会怎样看待家庭教育。
让每个家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漫长而艰巨的。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兵回复2011-02-21 08:45:08
家庭教育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能让孩子在和谐的生活环境里健康成长,这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切实的问题。作为家长,应用身先率人的高尚品德去鼓舞和感染孩子,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余,去帮助孩子设定自己的学习观、人生观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的价值观,在各方面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父母作为孩子的奠基石更提高自己的学习意识和人格魅力,从而改善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不要输在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上。无论我们身处于什么环境,只要我们拥有了一流的家庭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就会茁壮成长,就会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
沈丽萍回复2011-02-20 19:31:43
我觉得如果有质疑,那个质疑之人连质疑的资格都没有!质疑首先得懂得什么是家庭教育,懂得家庭教育的实质又有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才有质疑的资格。如果连什么是家庭教育都不明白,就没有质疑资格,劝他(她)学习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再说!呵呵
现在学习家庭教育有一个学习主体需要向家长说明,那就是家长学习而不是孩子学习。孩子自有孩子学习的内容。很多家长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班,一门心思想改变孩子的现状,殊不知这样的动机首先就错了。如果是谦逊地请教的心态学习,努力领悟家庭教育的精髓,努力在实践中改正以往的错误做法,那样的话收获可不是吹的!哈哈
家庭教育网网友回复2011-02-20 17:57:49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干什么都要上岗证书,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当父母好像不需要什么上岗证书。其实,在所有的职业里面,如果做父母可以算是一种职业的话,则天下最难的职业就是父母了,而做个合格的父母自身决不是有个上岗证书就能解决问题的。当然也没有哪个机构给父母发上岗证书,但作为父母自身则应该有自觉的学习意识,应该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学习别人家教的成功经验,开阔自己的夹角事业和家教理念,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成功的孩子而奠定基础。
看完书后,我自己对教育孩子进行了反思。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但现在想来,如果仅仅有七万个而没有在棚养孩子身上花费功夫,那只是一种奢望。
孩子的成才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更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而孩子从出生到七八岁以前,家长为孩子成长所创设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将来一生的发展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曾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其实就是属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在三岁的时候初步形成,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初步定性了,而孩子的性格脾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将来的命运。可见,孩子小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重要,而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则需要友好的夹角理念和行动,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想书中学习好的夹角经验,树立科学的、健康的夹角观念,提高自己做父母的“职业”素质,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家长。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心回复2011-02-19 19:54:51
如果有一天“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一理念受到质疑——其实,这不是一个假设,即使是现在,就有人不明白“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的重大意义的所在,或者尽管口头上说“知道”但实际上并不肯落实在行动上。
伟大如“民主”、“科学”这样的真理,从西方来到中国的这一百多年里,不也是屡遭困顿吗?但是人类向着更文明的明天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一切代表着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事业终于会越来越深入人心的!
——孙岫
克十三中杨建琼回复2011-02-19 19:49:24
首先我是很赞同《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很多观点的,但凡事过犹不及,当一个问题凸显到极致时都会存在问题,家庭教育也不会例外。我们国家现在似乎很多家庭条件都不错了,但是不能忽略底层的在为生计奔忙的家庭比比皆是,学校的所谓“借读生”越来越多,而这一部分孩子往往很难管理,老师布置的任务越来与繁重的压到家长身上,而家长的能力往往达不到,于是矛盾越来越频繁,以至于老师不再管这些孩子、、、、、、
不能否认“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教育者们怀揣着一颗为孩子,为家长的拳拳之心,但是把“爱-回报爱”的家庭模式复杂化也是有些麻烦的,正如一个人会电脑,但是使用电脑和电脑编程是两码事,有些分工必须要更严谨,把教育者的任务转嫁于家庭太多也不合理,我想当国家的人口减少,当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当我们的人们不再为吃饭而愁苦时,教育问题会好一些。
顾晓鸣回复2011-02-19 16:41:06
来源于实践的质问?十年来,我大约指导过上千例家庭教育个案,每一个案例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家庭教育问题的案例,虽然是由于孩子出现问题后来咨询,但当我们研究分析这一个个个案时,都会发现几乎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问题孩子”背后有一个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比“问题孩子”更严重的问题父母。许多父母的生活条件、经济收入、职场环境都好,却和其他“问题孩子”的父母一样没有把孩子教育好,难道还能责怪社会不好、学校不好吗?不能。当我们做案例分析后,都是由于父母只懂得爱孩子却不会教育孩子,孩子不断成长,可父母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需要,这是我们看到的根本性的问题。
家庭教育网网友回复2011-02-19 10:49:33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11167&b_id=181916浅谈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孟迁回复2011-02-19 09:11:01
家庭教育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孩子身上的问题太大,而在于父母头脑中障碍太多。广泛的无知、狭隘的观念、简单的思维反映出家长的认知缺陷。假如一个人的胃有问题,那么他吃再多的美食也无法获得营养;假如父母自己的认知有缺陷,那么,再多的知识和建议也无济于事。
tanhaomiaoa回复2011-02-19 00:13:55
作为一名家长,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之后,我逐步改变了许多影响孩子发展的思想及行为习惯,找到了很多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好方法。
我对儿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训,要求这要求那,却不愿听听他的需求。读了《您真的爱孩子吗》后,我真实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发现了我们家现今的不足之处。
张春玲回复2011-02-19 00:11:33
通过学《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之后,才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博大。从中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教育方法和自身所欠缺的家庭教育素养。学习家庭教育不但带给我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且增强了我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它并不意味就没有一套科学方法。查一查这本书,不管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从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想要解决的方法和相同案例。我们就能更好地解决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本书真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好书
以前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不分清楚原因就责骂一通。通过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我的态度有所改变,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会帮助他.鼓励他.赞赏他,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我的诚恳。书中的案例《五招》解决做事磨蹭这篇文章中的母亲和孩子的事简直就是在说我和儿子,当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我就不断催促,结果越催促越慢,我就更生气。比如,在时间上安排得很满。只要完成学校作业。我就会给孩子布置家庭内部作业。如果不愿意写或写得慢,更会大发雷霆,还会痛打一顿他的屁股。直到学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书中的一些案例和解决方法,才知道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使儿子写作业慢的原因,就是我给他安排其他的作业,孩子有了对策,想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写家长布置的作业,还不如慢慢写,这样写得慢就不用写家长布置的作业了,因此使孩子养成了磨蹭的坏习惯。从书中我找到了解决的好方法,只要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作业写完,既写得又好又写得快,剩余的时间可由孩子自由支配。通过不断地学习家庭教育,提高自身素养,经常与孩子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改掉自身的坏习惯。
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不断地成长,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有效的帮助。让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向上。这就是做父母最大的愿望。
我是受益的回复2011-02-19 00:03:17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有感
经老师推荐买了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看了以后触动很大。这几天我都在问自己,自己了解孩子吗/真的会爱孩子吗/自己是不是合格的家长/这几个问题一直出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说实话我家孩子是属于不让家长和老师操太多心的孩子,平时也很听话,只是有点胆小,遇到事情不能独立解决,性格偏内向,但是特别有爱心.责任心.很会关心家人.爱画画.爱看课外书。看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后,我在反省自己,孩子的胆小是和我们平时管的太严有关,家长没耐心,干什么都以命令的口气,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书中还讲了很多关于怎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真实的案例写的都非常好。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那就认真地去了解你的孩子,会爱你的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吧。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认真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顾晓鸣回复2011-02-18 23:52:36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反应了人们教育价值观和对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认识,也反应着我们在办什么样的教育。现在一个佬样的教育才是负责任的教育呢?
更多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