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电动车被赋予的内涵太多


    为什么在中国,电动车被赋予的内涵太多

 

                                                                                 张久

    电动车就是电动车,到了中国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

    实际上欧洲人早就开始研发电动车了,依我看能不能真正市场化,起码要先记住几句话:“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即使有那么一天真成了气候,也是人类的幸事,绝不可能成为某些部门,某些人的政绩。再次呼吁:造车就是造车,千万别搞成运动。

    另外我们每一位汽车人都应该面对今天的汽车业现状思考一下,我们的汽车产销量每年这么递增下去,对我们这样的国家又有什么好处?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我们一个汽车集团生产的500万辆长安面包、长安昌河、长安奔奔那样的车爬行在长安街上时,究竟是我们民族的幸事,还是民族的悲哀?

     要知道就在欧洲人恨不得把他们研发的所有车型都卖到中国的时候,他们自己已经在回归自行车社会。如果我们不能放弃汽车社会,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生产一些真正性价比高的好车呢?当你在一条高等级公路上驾驶一辆好车时,你的车前恰恰始终慢悠悠行驶着一辆跑不起来的小面包车时,你的心情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