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曾写过一篇文字,放言:二十年内,我必获诺奖。时间已经过去两年,我坚定而又矢志不渝地走在实现目标的路上。
看到一条关于清华大学的消息,大致如下:
国家批准清华大学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清华大学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为载体,分别建立六个清华学堂班。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说,这个计划简称为“学堂计划”。现已有290名优秀学生入选。
4月14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仪式在清华学堂前举行,这座清华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将成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专用教学场所。说到为什么要在这一天进行启动仪式,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说:这是‘试一试’,取自谐音。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则预测,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在未来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说,二十年以后,如果这里的学生没有出息,“那我们就是对历史有罪,对不起祖宗。”
虽然清华大学为这个为“学堂计划”请来了诸如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原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千人计划”专家、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原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泉水等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者分别担任首席教授。但是,我还要说,清华大学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三十年内,清华大学没戏。
细节成就一切,决定成败,从清华大学副校长“试一试”的神汉式投机心理和那位前主任遗老遗少的陈词滥调,我已经看到了清华大学的惨淡未来!
小远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10:35多云上海理道之理道文化兔,我只是一只有文化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