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约稿,尚未发表,谢绝转载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举行。这是自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后,金砖五国举行的第一次领导人峰会。本次会议发表的《三亚宣言》以及签署的《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合作或将全面提速。
《三亚宣言》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支持改革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稳定、可靠、基础广泛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这意味着金砖国家在现行国家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方面已经达成共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固然有利于实现美国自身的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却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风险,尤其是全球流动性过剩推高了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给新兴市场国家造成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此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也加剧了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价值已经与黄金脱钩。世界各国之所以愿意使用美元,是相信美国政府会实施负责任的货币政策,通过实现美国国内物价的稳定来稳定美元汇率。然而在本次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大量印刷美元来刺激美国经济的行为,使得美元汇率在未来可能面临大幅贬值的风险,这将给包括金砖五国在内的美国债权人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作为全球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五国提出改革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可谓势在必行。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构筑在美元霸权的基础上,当美元开始衰落之时,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何去何从呢?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倡议,该倡议多次得到金砖国家领导人的公开表态支持。本次峰会的《三亚宣言》也指出,“我们欢迎当前就特别提款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包括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组成问题。”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造出来的一种货币,目前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与英镑等四种国际货币组成的货币篮。通过IMF增发SDR,以及鼓励SDR在更广的范围内被使用,SDR可以逐渐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与美元相比,SDR的发行可以与任何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脱钩,因此可以克服国别货币充当全球货币而必然存在的“特里芬两难”。因此,扩大SDR的使用,有助于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然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扩大SDR的规模与使用范围方面,面临两个疑虑:第一,发行SDR的机构是IMF,而目前IMF基本上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例如,目前金砖五国在IMF中的投票权之和不到11%,显著低于美国或欧盟的投票权;第二,SDR货币篮中的四种货币均为发达国家的货币。对金砖国家而言,要进一步提高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首先必须进一步改革IMF的治理结构,尤其是提高新兴市场大国的份额与投票权,以反映世界经济各国的实力转换;其次应该扩大SDR的计价货币篮,将人民币、雷亚尔、卢比、卢布等金砖国家的货币纳入其中。
不过,金砖国家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撼动发达国家对IMF以及SDR的主导权绝非易事,美国也不会坐视美元霸权的衰落。因此,除了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之外,金砖国家之间也应该加强双边之间的国际金融合作,以降低在国际贸易与投资中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在本次金砖国家峰会上签署的《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就指出,要稳步扩大金砖国家之间的本币贸易与本币结算。
新兴市场大国之间的本币贸易与本币结算既有助于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削弱进一步积累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也有助于推进新兴市场大国的本币国际化。自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中国已经与巴西、俄罗斯等国签署了双边本币结算协议,本次金砖国家峰会则可能将五国之间的本币计价结算进一步向前推进。
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要挑战被发达国家所把持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新兴市场大国们只有团结起来集体行动。本次峰会的成果既具有前瞻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又具有现实性(推动双边本币计价结算)。我们衷心希望,金砖国家能够在现有的框架下继续推进务实而非空谈的合作,为建立更加稳定与更加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