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的祭奠——全国第四届专家博客笔会之四


其实我20年前就到过映秀,那是和全国晚报系统的哥儿们姐儿们一起去的。那时的映秀(也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个名)又小又破,没给我们留下任何好印象自然就没有秀美的记忆。只记得我们乘坐的老掉牙的长途汽车,在一条狭仄还算平坦的山路上趔趄而行,脚下就是肆无忌惮奔流直下的岷江,岸边的礁石面目狰狞;仲秋时节,天下着细雨,泥石流猖獗,江里有好些汽车的残骸;老牛破车从成都出发,走了大半天才到了映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填饱了肚子就继续往九寨沟前行了。后来我曾经在一篇名为《冒险的代价》的散文中写过当时的心境,发誓说不会再用生命去冒险走那条令人望而生畏的险途了。
此后果然17年未去。尽管有人说映秀以及那条道已面目全非。
然后就是2008年那些揪心的日子。我为大自然的无情无义震怒不已,也为人类在自然力面前的无力无能而喟叹,我采访了许许多多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勇士,他们在映秀、北川、平武和都江堰,谱写了一曲曲拯救生命的战歌。作为采访者,我悲伤我痛苦,我希望去第一线和他们一起苦斗。记得我曾经从梁平抗震第一线去追赶武警赶赴北川的突击队,可是待我回到重庆,他们已经行进了几百公里,进入了北川中学救灾现场。
如果说有遗憾,那么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亲赴救灾现场,哪怕去看看也行。虽然20103月我参加了18援建省市作家的采访创作活动,但我的目标是崇州,依然与汶川、北川无缘。
今次真是天赐良机。
离映秀越近,我的心愈激动。呵呵,今日凌晨二时方睡,六时即起,全无倦意,这个撩人心绪的映秀啊,这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映秀啊!
这个映秀已经不是我记忆里的那个破败的小镇了。自然也不是“5·12”前的那个映秀了。援建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让它在满目疮痍的群山里红颜出彩,有如伤痕斑驳的肢体上长出无与伦比的美丽脸庞,让人欣喜,让人心动,也让人心痛,因为在她美丽的身下有着无数的牺牲与别离。
映秀如今已成为新的旅游胜地,新楼叠嶂,春花竞开,拜祭者纷至沓来,我想不用我再去赘述城市的美丽和幸存者的幸福,每一个人都用眼睛在看,在审视,在思想,怎样去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对待我们面对的一切。
面对纪念碑,我们默哀,我们鞠躬,我们献花;我们和往生者素不相识,素昧平生,但这就是人类,这就是智慧人才会有的最高级的祭奠。
哀思绵绵,哀思如滔滔岷江之水,伴随了我整整三年,也一定会伴随我的余生。
余下最为牵挂的,就是让我同样痛入骨髓的老北川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