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难还是杀猪难


    

本报评论员王攀与小记者们探讨读书、写作问题,他先抛了个跟大家互动的问题
读书难还是杀猪难
半数小记者认为读书难,王攀认为:杀猪难——猪会跑,书不会跑他说,认为读书难的同学,大多是不会读书,或者不知道怎么读书

 


     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


  4月23日,河南商报评论员王攀作为本期小记者讲座主讲嘉宾,与小记者们就读书、写作问题作了探讨。甫一开始,王攀抛出的问题“读书难还是杀猪难”就引起了小记者的热烈讨论。

  “读书比杀猪难,杀猪可以学会,读书却不一定学了就懂。”不少小记者表示。王攀说,“明、力、美”是好文章的标准,“才、学、识”是好作者的三个标准。

  河南商报记者 訾利利/文 丁洁/图

  问题

  杀猪难还是读书难?

  作为河南商报的明星评论员,王攀的本次讲座以一个刁钻的问题作为开头:“读书难还是杀猪难?”

  小记者们的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全场几百名小记者几乎全部举起了小手。

  “我认为读书难,每次一看到古文,就头疼。”来自汝河路小学的一位小学生无奈地说。

  “就是,杀猪学学很快就会,读书就不一定了,有的文章怎么看也看不懂,老师还要求背会,都不知道有多痛苦。”一个小记者说着眉头都皱一块了。

  也有不少小记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书可以随身带着,想读就拿出来,杀猪就不行了,想抓住猪都难得很,还会流血,吓人。”不少女孩子皱着眉头表示还是读书好。

  王攀认为杀猪比读书难,猪会跑,书不会跑。

  说法

  读书是个粗活,当成细活干当然累

  可为啥会那么多人觉得读书难呢?王攀说,读书是个粗活,可是很多小记者把它当成了细活干,所以才会觉得累。

  书不好读有三个原因:一是书不可读,二是不会读书,三是不知道怎么读书,读什么书。

  第一个问题,书不可读。那么什么样的书称得上好书呢?王攀总结说,读书要读好的、有用的文章,好的文章有三个标准:明,说得明白清楚;力,讲得有力,能打动人;美,文辞要优美,给人美的享受。

  第二个问题,不会读书。怎么学会读书呢,就是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个性读书,另类读书,让读书变成一件惬意的事情,怎么舒服怎么读。

  第三个问题,怎么读,读什么书。一目十行或者不求甚解是不是好的读书态度呢?首先要分清楚读的是什么书。王攀说,他把书分四类:“可读之书”、“可翻之书”、“可藏之书”、“可扔之书”,这样来读书,肯定没问题。

  小记者

  “我的理想是当王攀徒弟”

  说起理想,王攀问大家,自己长大后想干什么,不少小记者高高举起小手。“我的理想是当王攀徒弟”,不少小记者的话引起现场一阵笑声。

  “画家”、“宇航员”、“总统”……小记者们说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梦想。有小记者问起了王攀,他的梦想是什么。

  王攀说,他的梦想是说话,把话说好,从说话中寻找杀猪和炫耀的快感。“想得到这样的快感,怎样说话才行呢,需要什么样的技巧呢?”

  “会说话有三个标准,一是才,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功能;二是学,积累丰富的学识和生活经验;三是识,对事物有正确深刻的认识和分析。”王攀说,这也是好作者的三个标准,掌握了这三点,你就可以从说话中寻得快感。

  提醒

  喜欢老师的讲座可以

  冲上讲台索要签名不可以

  

  王攀老师刚刚宣布中间休息十分钟,马上一堆小记者冲上讲台,找他签名,结果,十分钟过完,不少没拿到签名的小记者还不舍得回到座位上去。

  “讲得真好,而且还让我们想说什么说什么,比上课自由多啦!”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将王攀当成了偶像,第一个冲上讲台索要签名,还洋洋自得地展示签名给别的小记者看。

  王攀老师一脸无奈,“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小的观众追星呢,不过感觉还不赖。”

  不过,在此还是提醒小记者,再参加这样的讲座活动,最好不要擅自冲上讲台索要签名,一是耽误讲课老师休息,二是容易造成混乱,耽误讲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