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初见成效
风险依然严重
文/马跃成
铁牛驴印:2008年8月宏村
首都创业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刘晓光最近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目前政府调控初见成效,从房地产发展模式来讲,第一,双轨制格局基本确定;第二,遏制一些热点城市过快增长的调控目标显现;第三,从资本市场、资金市场扼制对房地产业过快增长的措施已见成效。他预期,今年8月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将更加清晰。
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不少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如果楼市调控不能继续深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
对于本轮房价的急速上涨,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推涨楼市泡沫的主因。去年以来,尽管国内银行信贷一再收缩,但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海外资本仍积极投入国内楼市,私募基金投资楼市的规模也并未缩小,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仍然充裕。
据上海的统计,2011年一季度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164万平方米,环比2010年第四季度大减55%,同比2010年第一季度也有10%的减幅。价格方面,一季度成交均价为22237元/平方米,环比小幅下跌3%,同比则上涨12%。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也开始降温。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称,今年一季度,全国120个城市平均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1225元,环比下跌15%,同比下跌14%。总价位列前十的地块中,仅有两宗楼面地价过万元;溢价方面,仅有一宗地块溢价率超过100%,有两宗地块以底价成交。一些城市甚至有不少土地流拍。“地王”似乎偃旗息鼓了。世邦魏理仕住宅部执行董事陈炜表示,由于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持续加大,“我认为上市房地产企业扛不过1年。”
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浙江督查时表示,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认为,房价与老百姓收入之间的尖锐矛盾是当前房地产领域突出矛盾。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2011年将是一个分水岭,此前,政府调控的是上涨因素,如市场的供应量、需求量,从土地、货币政策、按揭贷款成数等进行调控,而今年直接调控结果,限价、限购。他称,要让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最根本是要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
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说,中国政府或将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遏制房价上涨以驯服房地产猛虎。文章中说,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已经意识到房地产价格高涨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