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 Touch:轻薄不薄情 弯腰也雄起


 “你看上去这是大哥大,其实它是剃须刀,你看上去这是剃须刀,其实它是吹风机!”
——这是周星星童靴《国产凌凌漆》的经典桥段。有木有!有木有!

当你看到微软Arc Touch,你也会觉得它更像一部扭动腰肢的手机,而不是动如脱兔的鼠标。其实,它根本不需要动,因为有无线触控,你懂的!比起iPhone4,它的轻薄毫不逊色。下面献上华丽丽的数据:尾部最薄5mm,头部也仅仅14.5mm,而那弯曲的姿态,像极了当年帅哥的贝式弧线!
这么带感的鼠标贴身怎么带随你,电脑包,挎包、口袋、裤兜,实在不行让手机委屈委屈,挤一挤啦!
越时尚越犀利,越便携越给力。外形成了第一眼秒杀的原因。手感、功能都得靠边站。很爱秀的鼠标捏!跟前辈相比,这款Arc
Touch有三大必杀技:弯曲得更合理(腰好),触控式滚轮感应(皮肤好)和独门BlueTrack蓝影技术(眼力好)。
 
开篇先BB一下鼠标弯曲功夫。微软是圆弧控,所以有了Arc的鬼主意。不过,之前收纳时,是把后半部往里凹的别扭劲儿,这次微软彻底想开了,压平更合理。既便于携带,也能上演变形记,充分满足炫耀帝心理。等鼠标出场时,你再凹造型,折弯就自动开启电源。正所谓,能屈能伸的鼠标才是好鼠标。
第二大特点是触控式设计的滚轮,圆形滚轮已经out。现在的Arc
Touch就一个平面触控条。你需要研习弹指神通,掌握卷动、轻弹、轻点等技能,才能自由尽在掌握。如果天资不足,可以观摩微软教学片,建议自己摸索,乐趣更多。特别是你滚动时,鼠标也会配合地发出以前滚轮卷动的声效以及震动,唉呀妈呀,好带感哦!
手感方面,跟一般滚轮差不多,并且滚动的页面是持续滑动。不是你滚多少,就移动多少,而是随着速度的快慢而变化。双击就选中,按住不放就看是否有功能列表弹出。上手很容易,熟练靠技艺。2颗侧键被cancel,3键外形更实用。左、右键靠触发而非触碰,下压要用力。
第三板斧就是Arc
Touch的独门蓝影绝技。BlueTrack成了微软压箱底的技术。是全球最给力的鼠标跟踪技术,蓝影光束是平均激光光束的4倍,能够抓取更大的图像,提供比光学或激光更好的表面反射,创造更精确的定位效果。2.4GHz的Nano迷你接收器,随插随用,10米之内,随心所欲。迷你接收器要保护,不用时吸附在Arc
Touch的磁力区,但由于没有凹槽固定,所以为了防止丢失,还是建议插在笔记本上靠谱。
微软的Arc
Touch修补了此前鼠标界的bug,能屈能伸,有种低调的华丽。今年,在《变3》到来之前,先让你的公文包多件神器,行走于Office江湖,不仅要力道血性,更需要智慧用心。Arc
Touch勾勒那道弧,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