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武汉两个劳保用品批发市场大量批发贩卖假军服。对此,国家七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突击检查。然而,前一天生意兴旺的卖假军服摊位,在当地官员通风报信后,第二天售卖假军服的商铺均关门歇业。
央视的这期节目堪称是一出和电影同样精彩的“无间道”大戏。当地工商所的副所长,劳保市场的经理,行业商会的会长,本都是负责查处打击假军服的管理人员,但是公开的身份之下又有着“卧底”角色。
那位副所长通风报信时所用的语言相当精彩:“这个东西坚决不能说是拿来卖的,(要说)是别人放在这里的,能够换就换,……绝对不是卖的,你明白不明白?要得,坚决执法。”这语言兼容“黑白两道”的风格,不仅细致地给商户指出了应对检查的方法,又表现了执法者“坚决执法”的“威严”。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显然绝非一日之功。当地假军服的生意能够做到这么大,这些“黑白通吃”的人物功不可没。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央视的记者暗访拍摄到了铁证如山的画面,抓了个现行,这些官员最多只是承认自己监管不力,或者找出鉴别假军服专业能力不够等诸多借口。民众所不满的,通常也只是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式的监管。不曾想到,有些官员竟还亲临现场、精心布置,耐心指导如何应对执法检查,执法官员中有了这样称职的“报信哥”,再猖狂的违法都不足为奇了。
遮羞布一旦揭开,种种匪夷所思的内幕也就没了神奇之处。无非是某些官员和市场、和行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互通“黑白资源”谋求利益最大化罢了。媒体调查的意义,是指出这种黑色交易的所在领域,如何调查处理只能等待相关部门发力。媒体能够调查清楚的事情,有关部门自然也可以,问题只在于,是否有这样的动力和魄力。
官员也是人,也有逐利本能,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督压力,甘当“报信哥”的就会大有人在。这些“报信哥”看起来隐藏极深,其实只要有关部门微服去那些售卖假军服的市场看一看,也就能察觉出一些蛛丝马迹。执法官员成为“报信哥”的过程,一定是假军服生意逐步做大的过程。
推而广之,在一些食品、药品市场安全问题严重的领域,是否都有“报信哥”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