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义乌推进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建设


  义乌市场转型升级暨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建设高层研讨会近日在义乌市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义乌市委市政府领导就义乌市场转型升级中如何推进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建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这次会议是自今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义乌召开的首个高规格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国务院研究所、商务部研究院、新华社、中科院计算所、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委党校等中央、浙江省各部门的支持。

  作为继小商品市场成功之后,义乌推出的又一专业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引起与会专家领导的浓烈兴趣。研讨会上,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速建博士认为,义乌建设生产资料市场正逢其时,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将成为义乌进行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载体和提升义乌商贸市场的必然选择。

  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陈小彬总监建议,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义乌规划建设生产资料市场,可以借助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独特优势,重点推进海量数据库和信息处理中心建设以及义乌指数信息发布平台作为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的重要板块,将现代信息的有效采集、筛选、传输、利用、互动和控制等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打造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联动的生产资料市场。新华社作为重要的综合信息服务机构,拥有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和庞大的多媒体数据资源库,可以及时地采集和发布有关生产资料市场的相关信息,传递义乌声音。

  研讨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商务部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浙江大学等单位的与会领导专家还分别就义乌市场转型升级及国际生产资料建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多年发展,义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的小商品物流中心、全国最齐全的小商品展示中心、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全球重要的小商品采购基地和信息发布中心。回顾义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义乌始终把坚持和深化"兴商建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主线,以培育、发展、提升市场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如今,义乌已成为浙江省首个三产比重超过50%的县市,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随着国务院批准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由此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被誉为全国第十个经济新特区。——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