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孕育到出生的过程,是如此的神奇。孕育生命的环境同样让人琢磨不透。人类从有历史以来就一直生活在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她是最伟大的母亲。她从哪里来,怎样来?人类一直苦苦思索却不得而知。也许如科学家所言,这一切都是宇宙大爆炸的杰作,可是这一切奇妙的组合似乎又不是科学罗列的数字和公式所能解释完的。这背后的真正作者此刻可能在偷偷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在为自己的神来之笔偷笑。
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忙碌之余,人类总是会不经意地思索这个问题,苦思无解,就会臆想出来一些东西来让自己找到归属。有没有神,谁也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冥冥中的一切似乎都是来自未知的力量的创造。另一方面,对未知的恐惧也让地球毁灭说一直都有肥沃的土壤。各种各样对世界末日的预测层出不穷,每度过一个预言的“末日”人类都像真的度过一场浩劫般庆幸。而在各种预言中,从来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世界末日,历史将在公元2012年进入新的阶段;而各个文化、种族,全球的科学家、政府,都无法预知这一天到底会发生什么。商业人士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赚钱的好机会,电影《2012》便依托这样的背景而生。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这部惊心动魄的电影, 影片中,2012年是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随着这个日子的到来,人们必须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浩劫。火山爆发、大地震、海啸洪水、陨石雨、台风席卷等各种灾难场面便接踵而来:约翰•肯尼迪号航母被巨浪掀翻后撞向白宫;金门大桥应声断裂;海啸裹挟着航空母舰砸向美国白宫;洪水从喜马拉雅雪山上咆哮而下……全球各种地标性建筑全被毁灭,全人类都面临灭顶之灾。
当世界末日来临,宗教也面临灭顶之灾;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在洪水中倒塌;意大利罗马教廷倒塌;创世纪的亚当与上帝分离了,似乎隐喻上帝已不再眷顾人类,所以最先受难的是那些西方宗教徒。相对于之前紧张到集体跪求祈祷的西方教徒,佛教徒的表现却是相当的淡定从容——洪水淹没至圣母峰上,老喇嘛所在的寺院即将被冲毁,那位老喇嘛还很优雅、淡然地敲响警世钟!甚至到了故事的结局,也只出现那位年轻喇嘛,大家都换上了休闲运动装,而喇嘛虽然穿了俗装,但是也披上了红色的披肩象征宗教依存,藏传佛教竟成了末日后唯一存留的宗教人员。
所谓世事无常,佛教弟子每天会观修无常,佛教弟子把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在佛教弟子每一天的生活和修行中,都时时做好了准备,迎接无常。所以在佛教弟子心里,明天与2012年的某一天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即便没有2012年的灾难,即便一个人可以活到100岁,甚至活到150岁,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死亡。既然死亡无可避免,那么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为死亡做一点准备呢?此世界消亡,彼世界诞生,一切又开始轮回。这是佛教的宇宙观。所以世界末日在佛陀眼中,与一朵盛开的小花的残败没有任何区别。佛陀眼中,没有所谓生,也没有所谓死,就没有了对所谓世界灭亡的恐惧。
印象深刻的还有最后开会决定要不要让更多的人上船。在灾难即将来临之前,各国首脑和政要们,打着保护地球文明的幌子,建了几艘“诺亚方舟”,自顾自的逃命,最后能登船的除了拥有所谓优秀遗传基因的科学家,还有出得起10亿欧元的富豪们。富太太甚至可以牵着小狗登船,在喜马拉雅山辛苦造船几年的中国人却没有机会登上这艘“生命之舟”,甚至很多人临死之前还不明真相被蒙在鼓里。
雨果说:“死亡是最伟大的平等。” 在逃生的机会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吗?财富的非配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当用财富作为是否能登船的依据时,如何能够平等?负责方舟计划的赫姆斯利博士说:“文明是要同心协力,共创美好家园。如果我们开创未来,伴随着如此残忍的行为,你们将如何向孩子们交代?”船上的人沉默了,最后各国代表一致同意开门让更多的人进来。方舟的门开了,这是绝望中的人类的希望之门,也是人类心灵的自我救赎。
据说,那些上刑场的人,在最后的那一刻,多数都是本能地抬眼望望天空……他(她)们在遥望的未必就是蓝天白云,但是,在那短暂的一瞬间里,想必绝大多数明知道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的人,都是在这深情的一望中,表达了对生的渴望。
一部电影,总有让人感动与思考的地方,生命是那样的可贵,活在当下,思度一生。点一瓣心香,看云淡风轻,让灵魂得到进化、脱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