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梦:从贫民草根到网络走红?


新中国梦:从贫民草根到网络走红?
郑风田 丁冬

摘  要:受进入门槛、资源分配、阶层固化等因素制约,当代贫民草根摆脱他们底层身份的路径愈来愈少。网络走红改变了一部分有才华贫苦草根的生活,但网络不应该成为贫民草根走向成功的依赖途径,更多的人需要通过踏实工作和勇敢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此同时,对于成功的标准,网络时代年青人的独特见解值得称道。
关键词:草根阶层、成功、网络

由贫民草根一夜之间变为明星富翁是很多人的梦想,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只要有勇气有魄力,这个梦想就不难实现,然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到来,“白手起家”的机会已经明显不如20世纪那样遍地都是,我们不得不为当代的草根阶层担心:在当然社会阶层固化明显的前提之下,成功似乎会离贫民草根越来越远。
近些年草根阶层传奇成功的路径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走寻常路线,靠着自己的辛苦努力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然后借助合适的市场时机创业,实现利润翻倍,这类人比较沉默,很难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另一类则是借助网络媒体来完成自身人生的转变,例如旭日阳刚、芙蓉姐姐、奥巴马女郎等网络名人,他们通过走红网络而名利双收。
创业者们的辛苦自不必多言,一直在践行着“天道酬勤”这句古训,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行动果断、百折不挠、能很快的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大多数人有着技术工作经验,例如百度总裁李彦宏,创业之前在技术岗位上甚至做出了重大发明。相比较于创业者,借助于网络一夜走红的草根明星的经历更为符合“传奇”的要义,也更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试想,在民工组合“旭日阳刚”走红之初,其演唱视频获得了几十万次的网络转载,大量的媒体记者进行跟踪报道,还有什么样的新闻能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或许连中美首脑互访这样的新闻事件都难以企及。
草根出身的明星大量出现无疑预示着中国泛娱乐时代的来临,这些草根明星大多富有才华,善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抓住机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网络走红的草根明星,大多摆脱不了“炒作”或者“被炒作”的嫌疑。毫无疑问,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得信息成本迅速下降,而贫民草根作为理性人,面对极低的成本之下可能获得的极高收益,都会有“炒作”的激励与冲动,况且在网络受众之中,的确存在着由大量怀有猎奇或窥私心理之人员构成的庞大需求市场。从新制度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斯的观点来看,炒作是互联网技术革新的外部性带来的产业,近年来,更是出现了“长尾经济学”和“注意力经济学”,前者关注于信息时代的传播成本之低,而后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取代信息成为了稀缺资源。
其实,类似炒作以期获取名利与成功的例子自古就有,并非今人首创。姜子牙直钩钓鱼,陈子昂闹市摔琴,唐代卢臧为求入朝为官而故意隐居终南山。古人为何这般?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或者用经济学的语言:人才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炒作放大了信息传递的增益效应。由于媒体与受众之间信息不对称,该种条件下的信息传递极易造成信息扭曲,这就导致很多网络事件事后证明都是虚假不实的。凯恩斯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选美论”:假设有一个比赛,要求参赛者从一百张照片中选出最美的六张,选择结果与全体参赛者的平均爱好最为接近的选手将获得奖金,在这种情形之下,每一个参赛者都不会选自己心里认为最美的六个,而会选他猜测别的选手认为最美的六张。选美理论被认为符合羊群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依靠其他人的行动进行决策,这样一来,选美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选出一张很丑的照片,亦即个人理性行为导致整体不理性。如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很多网络草根红人昙花一现后的迅速沉寂、很多草根事件事后被证明是虚假的。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知道一些网络事件是虚假的,为什么那么多媒体(甚至包括知名媒体)会采用这一新闻素材?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不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吗?答案在于媒体也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这个浮躁逐利的时代,新闻真实或许并不是媒体的终极目标,而点击量、发行量、收视率才是。
如此看来,网络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媒体炒作也有智慧和愚蠢、高雅和低俗之分。对于部分有着真才实学、良好动机的贫民草根来说,通过网络走向成功不失为一种捷径,这也为国人所易于接受,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西单女孩的坚强与乐观。但是,作为草根贫民的大部分,还是应该理性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网络毕竟只能造就相对少数的成功者,何况当前民众对于网络的信息信任度正在下降。对于草根贫民的更多人来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与坚韧不屈的创业,网络炒作是应该被摒弃的行为。
诚然,社会学家所说的阶层固化,已经在现实中出现。或者说,中国社会的创富机会,已经向富裕阶层集中,具体表现为富者愈富,贫苦草根的代际遗传。这一现象的出现,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当代现实中的社会资本全能性,财富、权利、教育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垄断了过多优质资源,导致贫苦草根无法分享;二是当代创富的资本门槛、知识门槛很高,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进入市场;三是阶级之间的互不流动,阶层内部的认同趋向明显,成功人士和贫苦草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
草根们必须摆正心态去面对这一现实。之所以强调正确理解成功和摆正自身心态,是因为心灵建设对于当前社会草根阶层确有必要。对于那些几乎失去上升机会的草根民众而言,其负面情绪强烈,近些年,青年人因压力过大而自杀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无不暴露出我国社会的急功近利和心灵脆弱。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劝诫:一个只把握那么少的东西却过着宁静生活的人,会像神一样的存在。日本名流福泽谕吉也认为一个民族的崛起始于心灵的改变,政治制度和经济增长只是其次。
对于渴望成功的贫民草根而言,一方面,不应该因畏惧困难而放弃创业,年轻人更应心存希望与梦想,创业的难度增加并无意味着创业已然不可行,当代80后创业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对于成功,社会需要新的解读。对于网络时代的成功,不应再以单纯的定额的物质标准来衡量。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曾说:幸福没有公认的标准,只要一个人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努力完成好工作,并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和相应的酬金,使自己的生活相对富有,这个人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梦想,只要梦想实现了,他(她)就是成功的。过分追逐名利是社会整体浮躁的体现,草根阶层如果将成功与名义直接挂钩有百害而无一益,或许正如英国学者麦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所言:在名利支配下,人们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快感,培养自我表现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必然形成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可喜的是,很多当代年青人已经接受了新的成功标准,他们不再为名利的巨大包袱所累,认为成功可以是平凡的,能够享受自己富有个性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草根创业的风光不再并不意味着贫民草根的世界末日到来,如若摆正心态正确看待网络的影响,学会控制欲望与审视灵魂,让内心变得强大,相信草根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踏实工作,走向自己梦想的成功之境——那将是一片完完全全自身专属的精彩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