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影易科技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在光电技术和数码音视频上的技术开发和整合上创造了多项国家专利,利用交叉激变,将数字电影资源的画面和声音交叉整合在同一资源上,然后激变进入分离解码器,将图像和声音进行分离解码,并使用DLP数字光处理的投射技术将原本画质一般的图像大幅度提升,投射到采用特种DYY光学涂层的电动幕进行现场还原,使观众看到无比清晰的电影原画面;而激变出来的声音,经过分离,还原出电影多声轨原声,通过环牛驱动器放大成高清音频,并驱动号角高音、低频动态扬声器发出人耳能接收的各种高中低频,使电影中各种声音在进入人耳时进行准确的声场定位,前后左右上下高低都能一一的还原再现。高清的电影画面和高度清晰的准确声场组成了双核高清电影投射系统,使人们能通过这套投射系统欣赏到震撼和感人的国内外电影大片,大大提高了电影欣赏的水平和档次。
目前,这一世界领先的技术只有大影易拥有,这意味着大影易的“私家院线”影院设备具有无人可比的竞争优势。
优势明显 全球争相跟进
那种带有两个转轮、每放映15分钟就要停下来换次胶片的胶片电影播放器,即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数字电影取代传统胶片电影,已成大势所趋。
与传统胶片影院相比,数字影院的最大优势是不用再考虑以往复杂而昂贵的拷贝制作费用。将一部电影的胶片拿去拷贝洗印的话,通常需要8000~10000块钱,且由于质量原因只能看大约10多次。而数字影院不但无需制作拷贝,只花费几元钱洗印一张光盘即可进行发行;且由于采用的是数字化无损方式进行传输、播放,更不用担心像胶片拷贝那样,只要沾染上些许灰尘就会在屏幕上出现杂痕。
正因如此,在2006年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正是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构建数字电影放映的新体系。于是自2002年起便陆续投资2亿元支持成立了华龙电影数字制作公司之后,广电总局又于2005年先后发布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暂行技术要求》、《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允许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和海外资本参与国内不同层次的大、中、小数字影厅建设,及组织成立数字电影院线。
自主专利 打造平民票价
数字电影的鏖战大幕已然拉开。而掌有双核高清电影投射系统的大影易科技,则迅速地把握住了这一商机, 据业内人士介绍,数字电影的放映方式,是要通过一台叫做“数字电影播放机”的设备输出数字电影源,再通过投影仪把画面呈现出来。而去年7月DCI《数字电影系统技术规范(V1.0)》的出台,则令所有设备提供者处于一个相同的起跑线。
正是因此,当同行们对数字电影的相关设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一台放映机就要花费40万美元之时,大影易却凭借自主研发的双核高清电影投射系统,令影院前期投入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专家认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影播放机,实际还可令影厅经营者后期的运营成本同前期设备投入成本一样得以巨幅回缩。“由于数字电影有着‘盘对机’的特质,因此进口国外数字电影放映机,就同时意味着不但要缴纳前期购买该设备的专利费,还要在今后影片中期发行、后期放映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面临巨额专利费,甚至有些片子的放映还是要按照放映流量来交纳专利费的。而大影易则因属于我国技术自主创新,所以在后期运营阶段不会产生、存在任何放映专利费,从而进一步促成了5元、10元平民票价的可能性。”
设备投资 回收只需一年
就是说,假定以放映1年为计算周期,影厅经营者的前期设备及放映投入总成本最低将只需约9.98万元。而以每天播放四场电影计算,全年将约为1460场,折合每场的设备与放映成本仅为61.6元。以现行的每人10元门票计算,即每场最少只要有超过6人来看,影院就足以在1年时间内收回这9.98万元的设备与放映投入资金。
“事实上,即使影厅不收费卖票,也完全可凭借1+N的利润辐射效应,从爆米花、汽水等休闲餐饮及影音产品消费这些增值服务上赚取更为丰厚的利润。”对于个人投资加盟者,大影易将会协助助他们办理工商手续。
投资提示
作为刚刚兴起又备受政策支持的新型产业,数字影院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不过高回报率可能同时意味着高风险。虽然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影易数字电影播放机,可令影厅经营者的前期设备投入成本与后期运营成本得以大幅回缩,但要实现真正的运营平衡,还必须考虑诸如房租、影厅内部装修等边缘成本的存在。
有关专家建议,根据行业经验,以10万~30万元投资一个百人影厅,将有望得到最佳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