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就是整个世界——远行多伦多周年记


  多伦多就是整个世界

——远行多伦多周年记

文  周年洋

 

今天是我到多伦多一整年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时间过得很快,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对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了解还很片面。

我是一个喜欢变化,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人,从这点来说,我很喜欢多伦多这个城市。可以说,多伦多就是世界。

在多伦多,你几乎可以见到世界任何国家的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这是一个文化多样化的城市。这样的特性,可能在全球很难找到第二个。因此,在多伦多生活,会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俗。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新朋友时,第一句是互相问好,第二句就是“你是哪里人?(where are you from?)”就像我在中国乡村居住时大家以“你吃了饭吗?”来打招呼一样普遍。

我在多伦多的生活圈子比较小,接触多伦多本地人的机会不多,但就是这有限的接触,我就已经跟差不多2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打过交道了。我在两个地方上免费的英语培训班(专有名称叫LINC)。在第一个班上,老师来自乌克兰,同学来自韩国、伊朗、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克兰、越南、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我现在上的英语班,老师来自印度,同学来自11个国家,分别是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约旦、叙利亚、越南、蒙古、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中国大陆。我从一个组织中找了一个帮助我练习英语的志愿者,他来自巴基斯坦。我买房子的时候,见到的卖方经纪来自意大利。我有一个亲戚的丈夫来自葡萄牙。不过,我发现,新移民来的最多的地区是前苏联、伊朗和中国。

在很短的时间里,遇见了如此之多国家的人,每个国家的人特征不一样,说着不同的语言,背后是不同的习俗和文化,这让我很好奇。我曾经在第一个班上跟伊朗同学学习波斯语,很有趣的经历。在我现在的班上,每一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都要做一次演示(presentation)介绍自己国家的习俗和文化,特别是饮食和婚俗,让我学到了不同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让我这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来说,真是大快朵颐啊!我充分享受这种文化的互通互融和彼此学习的时刻。

多伦多这个城市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每个国家的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讲自己的语言,不会受到歧视,如果在政府部门办事,用英语沟通比较困难,你可以要求提供翻译,跟讲自己母语的人交流就可以了。由于这个城市人员组成如此多样,导致语言培训方面花费很多金钱,针对移民开办的英语免费培训班,联邦政府提供的钱叫做LINC,安大略省政府提供资金的叫做ESL。在政府部门和医院等地方要配备相应的翻译人员,所以语言方面的投入也是可观的,这也可能是加拿大一个很独特的现象。

保持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连带也带来一个结果就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同一种信仰或者种族的人都会聚在一块,相对地形成一个独立王国,在一个个独立王国里,大家讲着自己的语言,有一些自己国家独有的商店和食品店,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和文化风俗。一旦某一个区域相对地成为某一个族裔的独立王国,其他族裔在里面呆着就会感到不适应,往往就只能离开。这样一种结构叫做马赛克文化(mosaic),相对于美国的大熔炉(melting pot)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多伦多的这样一种特性,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个性。以华人为例,很多华人来多伦多后,讲中文,在华人超市买食品,可以完全不讲英语,就像生活在中国一样,没有异乡的感觉。但这种个性的坏处也是很显然的,每个不同国家的人都聚族而居,相对地彼此隔离,没有一种融合的感觉,说的好听一点叫马赛克,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一袋土豆。形成这种氛围以后,就形成不同的社区比如犹太社区、华人社区、黑人社区、泰米尔人社区、白人社区等等。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你刚来时,不知道这种隐性文化,进入到不属于你的社区,你可能感到怪异,不适应,对方也可能看你不顺眼。我对于这种按照国别相应分区而居的隐性社会结构,很不喜欢,它让多伦多这个城市显得很奇怪。作为一个华人,我很喜欢和自己族裔交往,但我不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仅跟华人发生联系,这是很糟糕的现状,但这种状态已经固化,我相信要改是很难的。

移民这个字眼,在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很光彩的词儿,是很时髦的事情。

其实移民的本义并非如此光鲜,它意味着分离、挑战、孤独和生存。当你真正走上这条不归路的时候,你需要有保持乐观、坚忍不拔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行。最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财务安排。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比如生活35年,除非有特殊的专业且能很快在加拿大找到对口的工作,不然千万要慎重。

对于想在加拿大找工作的人来说,最大的拦路虎不是语言,不是文凭,而是加拿大工作经验(Canadian experience),因为“加拿大工作经验”让很多专家级的移民根本找不到工作,第二个就可能是加拿大文凭了。有的文凭能得到加拿大的承认,但更多的文凭不被承认,你要获得一份专业工作,重新学习的话,可能得花个35年才能拿到文凭,再去做志愿者获得加拿大工作经验,慢慢长路,简直是梦魇!

因为这个缘故,我看到很多新移民在沉重的压力下生活。在多伦多公车上,我很少看到笑脸,就像我在中国城市看到的那样,大家忧心忡忡,面无表情,这是我很不喜欢的。我喜欢住在一个人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城市,每一个人很开心,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听人说法语区的魁北克和蒙特利尔的居民不一样,大家生活得很快乐,人们之间相处得很友好。但是,我的法语是零,在我这个年龄,我还能下决心再学一门语言吗?起码我现在还没有下这个决心。

加拿大地广人稀,整个人口3000多万,多伦多人口250多万。人口的数字跟其他数字不一样,他确实意味着很多。人少,人力成本就贵,人少,进来做生意的人也少,竞争就不激烈,物品自然就贵,这就是多伦多眼前的现实。以多伦多的人口来说,应该可以吸引大量的商家进来,但它逃不过这个国家的大环境。加拿大的物品比邻近的美国高20%,以至于不少多伦多人开车南下美国水牛城购物,刨除油钱,照样省很大一笔。但是电信、银行服务是没有办法从他国得到的。多伦多的电信公司是很糟糕的。三大通信公司罗杰斯、贝尔和Telus,加上一些小的移动通信公司。三大通信公司处于垄断地位,电信资费很贵,最糟糕的是,一旦你不小心跟这些公司签了合同,如果你想取消,它们会罚你很多钱,逼得你不用不行。如果你想换一个通信公司,你就的重新买一个手机,因为每一个通信公司都通过加密方式只使用自己公司定制的手机,这其实是一个敛财和捆绑客户的手段。但有一点比大陆强的是,换到不同的通信公司你可以使用同一个号码。

再一个就是这边的银行,显示出发达资本主义的特色,它能找到任何一个赚你钱的空隙,当然,对你的服务确实周到,任何时候一定是笑脸相迎。你开支票账户的话,里面的存款是不算利息的,那意味着银行可以免费用你的钱。如果你开存款账户的话,它有最低存款额要求,最低一档是1000加元,在每月的任何时刻,你必须在里面存有1000加元,低于这个数,银行罚你3.99加元。如果你在存款账户里存足够多的钱,它会给你计息,但是你用这个卡购物时有次数限制,比如30次,超过30次,每次收手续费50分,取款也有次数限制,超过这个限制,每次手续费2加元等。更厉害的是,信用卡超期款,利息达到20-25%之多,很多信用卡用户被卡债压得喘不过气来。

从电信业和银行来看,这边商业垄断性业务太多,很多霸王条款。我只是奇怪,这么长时间,消费者在其中受尽折磨,但没有机制改变它。我觉得加拿大的机制有一些问题,虽然现在的政治体制运转良好,但还有一些缺陷,不像美国,有挑战最高司法机构以一个特别的判例改变法律的机制存在。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只是感觉其中有问题,但到底怎么回事,我还要用未来的时间去探索。

看见过去的一年,从眼前闪过,我感到新奇,有过兴奋,但也感到生活的挑战。

2011年5月10日于多伦多北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