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功的失败企业家


  春风得意时,你是“商业天才”,是“雄才大略”,是“史上最牛某行业教父”;马失前蹄时,你是“一意孤行”,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是“未能摆脱阶级局限的农民企业家”。这个世界能捧你到多高,就能摔你有多惨。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正道是沧桑。

  很遗憾,我们生活在一个“成王败寇”的世界。

  成,你可以放心大喊“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万人向你虚心膜拜;败,你诚心布道的每一条血泪经验,也不过换来一声委婉叹息——即便你曾经牛掰至死。

  失败的人是可耻的,上帝只会保佑那些不犯错的人们。

  从高台上跌下来的刘岩无法舞蹈,只能在凭吊奥运会开幕式的谈话节目中追忆似水年华;世界杯失利的卫冕冠军被球评奚落得一文不值,似乎赛场上每一个决策都是错的,只能窝囊着静候下一个4年;某民间艺人这些年来来回回地给生活制造惊喜,但一失语成千古恨,生活只能来来回回反馈给他“那么个揍性”。

  舞台平移到商业世界的名利场上,残酷程度直接翻番。

  “失败”面前,有人从此一蹶不振,彻底绝迹江湖;有人多年后重整河山,依然我行我素。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史玉柱一样成为“最成功的失败者”,但对每一个风头一时无二的企业家来说,商业就是他们的宿命,即便失败一次又一次,他们仍要走在这条艰辛的路上,静候再一次绽放。不断磨砺,不断自残,使自己从一个狂热的“革命者”,变成从容不迫的“政治家”。

  “失而不败”的企业家们

  失而不败,这是专门为“方兴东们”创造的词。

  但凡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有些了解的人,就会知道张树新和她的“瀛海威”,也该知道方兴东和他的“博客中国”。至于这两个人连同令他们狂热的事业的最终结果,许多人淡忘了,甚至并没有兴趣去记忆。时至今日,回顾他们曾经的那段光辉岁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张树新“个人的失败背后是一个被互联网启蒙了的民族和行将从中获益的后来者以及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新贵”,而方兴东“比任何人更早看到了一个可以无限扩大的市场,他也获得了一掷千万美元的机会,等待他的却是一家创业公司可能犯的全部错误”。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放在今天,显然是一句慰人或自慰的空话。换句话说,两个人即便做同样的事情,结果一个无端成功,一个偶然失败,我们便可以从成功者身上找到100条成功的道理,再从失败者身上找到更多条失败的原因。

  张树新是吴晓波《大败局》一书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回顾她的瀛海威时代,张树新说了一句颇具诗意的话:“我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件正确的事。”如今,她是联和运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主席,负责国内关于互联网的投资项目,关注中国的ISP、ICP、E-Commerce等业务的发展。十年之后,当吴晓波又一次提笔记忆这个女人,他说:“在我所接触到的互联网人士中,张树新也许不是商业感觉最好的人,却是思考最深的人。她和她的朋友们所思考的这些问题,也许没有任何的商业价值,甚至在我看来,其本身的答案可能也并不存在,但是,它们的确十分重要。”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失而不败”。

  当方兴东看到这情绪复杂的4个字之后,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留了这样一段话:“怎么说呢?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常态,成功只是暂时的顶峰?只要还在创业和守业过程的人,就都是‘失而不败’的人,或者说‘屡败屡战’的人。除非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或许,在这个退不出的江湖,“失而不败”也是兴致所至的宿命。

  快意人生的另一种选择

  我们所谓“失而不败”,似乎并不包括因投机取巧而锒铛入狱的人,而大多是纯粹技术层面上的生意失利,人生失势。我们也并没有要在此破解“如何避免失败”谜团的意思,而仅仅是呈现这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企业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无意中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共同点,他们个个绝顶聪明,思路清晰,思维活跃,富有感染力,但要么有着浓厚的知识分子情结,要么缺乏对某一事物的终极狂热。

  “巨人集团的覆灭,是中国知识青年冲浪市场经济最惨烈的悲喜剧,它曾经在无数热血学子的心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吴晓波这样描述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失败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今天,史玉柱曾经的失利不过成为其成功得更彪悍的一种证据,被渴望东山再起的人所铭记。史玉柱说:“西方国家对失败不像中国人那样想,中国传统文化是有‘败为寇’的说法。西方人则认为,只要你是一个创业者,如果你失败过,就会学会东西。”

  这一次,我们关注的人都曾经“失”过,却不曾真正被打败。他们都曾经获得了大大的成功,然后因为不同的原因急流勇退。在他们身上,你甚至看不到饱经风雨之后的沧桑,反而是淡定、执著、智慧,用难以想象的勇气拓展人生的宽度。

  你可能不认识孙陶然,但你肯定听过“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警句,那是他在恒基伟业时的杰作;你也可能没见过王志东,但你大概用过中文之星,或者每天登录新浪网,这些都是王志东一手做出来的成就;你还可能不知道王兴,但风风火火的校内网、饭否网到如今的美团网,每一个项目都能引起一股消费潮流。

  大起大落的快意人生精彩如武侠小说中的侠者:好看,不好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故事,或许比持续成功的马云、马化腾更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