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现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内设15个副局级中心(室),包括办公室、总编室、人事办公室、财经办公室、机关党委、新闻节目中心、海外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体育节目中心、青少节目中心、技术管理办公室、技术制作中心、播出传送中心;有3个直属处级单位,包括监察室、审计处和中国电视报社。 中央电视台的直属单位包括: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83年10月18日成立,国家级电视制作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1993年划归,拍摄制作纪录影片,并为台承担节目制作;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科影制作中心),1995年划归,拍摄科教影片,并承担台节目制作,生产动画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1984年成立,为中央电视台全资公司,业务包括影视制作、节目销售、广告营销、旅游开发、市场调查、实业开发等;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1995年成立,负责卫星加扰电视的运营;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负责中央数字付费电视平台运营,负责中央电视台付费电视频道的市场化运营;中国爱乐乐团,2004年划归,为国内一流乐团。
此外,中央电视台开办有"央视国际"网站、《中国电视报》和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电视研究》、《现代电视技术》等,拥有国内最大的广播影视音像资料馆(与广电总局共建)。
中央电视台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电视传播为主业,电影、互联网、报刊、音像出版等相互支撑的多媒体宣传、广告经营和产业拓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该传媒品牌在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四,品牌价值已达1239.56亿元。
编辑本段节目建设
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开办有16套开路播出的电视节目,并开通一个高清晰度电视试验播出频道。16个开路频道为综合频道、财经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电视剧频道、英语新闻频道、纪录频道、科教频道、戏曲频道、社会与法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音乐频道、西班牙语频道、法语频道、阿拉伯语频道、俄语频道,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开办了12个数字电视付费频道和28个网络电视频道。数字电视付费频道包括风云足球、第一剧场、风云剧场、世界地理、风云音乐、怀旧经典、高尔夫·网球、CCTV-娱乐、CCTV-戏曲、央视精品、国防军事和女性时尚。网络电视频道包括新闻、央视关注、纪录、旅游、历史、英语、杂技、电视剧、综艺、相声、气象、科技、美食、小品、音乐、体育、生活、卡通王国、时尚、京剧、少儿、经济、法制、教育、游戏、话剧、魔术、人物等。
近年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按照中宣部、广电总局的部署,中央电视台先后组织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如1999年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2000年迎接新千年、悉尼奥运会;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北京申奥成功、APEC上海会议、中国足球出线、中国入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釜山亚运会;2003年伊拉克战争、攀登珠峰、抗击非典、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雅典奥运会、新中国成立55周年、澳门回归5周年、2005年科学发展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西藏与新疆自治区大庆、“神六”飞行、“十运会”等。在这些重大报道活动中,中央电视台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电视节目,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充分发挥了国家电视台主力军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拥有近40万小时的节目资源。年播出总量为230248小时,平均每天631小时(包括北美长城平台节目,付费频道和高清节目频道);自制节目比例达73.9%。
自1999年以来,面对国内电视市场的竞争,面对境外电视媒体不断的渗透,中央电视台坚持推进以“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宣传改革,顺利完成了专业化的频道布局。2005年,中央电视台继“专业化”后开始实施“品牌化”战略,大大推动了节目生产和频道自身建设,并初显成效。
在频道建设方面,1999年开办电视剧频道;2000年开办英语国际频道;2001年开办科教频道、戏曲频道;2002年开办西部频道;2003年开办新闻频道、少儿频道;2004年开办音乐频道、西班牙语法语频道,并将西部频道置换为社会与法频道。同时,整合频道资源,突出专业频道特色,调整频道结构,各套节目不断完善改版,加强统一的包装、编排,业已形成以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为龙头的综合频道、专业频道门类日趋齐全,专业频道特色日益彰显,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覆盖国内国际的频道格局。
编辑本段宣传状况
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开办有21套开路播出的电视节目,并开通一个高清晰度电视试验播出频道。21个开路频道为:综合频道、财经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体育频道【2008年1月1日起至2008年9月30日改为奥运频道】、电影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电视剧频道、纪录频道、科教频道、戏曲频道、社会与法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音乐频道、英语新闻频道、西班牙语国际频道、法语国际频道、阿拉伯语国际频道、俄语国际频道、高清频道,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开办了11个付费电视频道和28个网络电视频道。付费电视频道包括风云足球、第一剧场、风云剧场、世界地理、风云音乐、怀旧剧场、电视指南、高尔夫·网球、CCTV娱乐、CCTV戏曲、央视精品。网络电视频道包括新闻、央视关注、纪录、旅游、历史、英语、杂技、电视剧、综艺、相声、气象、科技、美食、小品、音乐、体育、生活、卡通王国、时尚、京剧、少儿、经济、法制、教育、游戏、话剧、魔术、人物等。
近年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按照中宣部、广电总局的部署,中央电视台先后组织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如1999年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2000年迎接新千年、悉尼奥运会;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北京申奥成功、APEC上海会议、中国足球出线、中国入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釜山亚运会;2003年伊拉克战争、攀登珠峰、抗击非典、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2004年邓小平百年诞辰、雅典奥运会、新中国成立55周年、澳门回归5周年等。在这些重大报道活动中,中央电视台均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制作播出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电视节目,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充分发挥了国家电视台主力军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拥有近40万小时的节目资源,为国内其它电视机构所无法比拟。目前(200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总量为120376小时,平均每天329小时(包括北美长城平台节目,如加付费频道共596小时);平均每天首播自制节目约122小时,自制节目比例达70%。
自1999年以来,面对国内电视市场的竞争,面对境外电视媒体不断的渗透,中央电视台坚持推进以"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宣传改革,并收到显著成效。
在频道建设方面,1999年开办电视剧频道;2000年开办英文国际频道;2001年开办科教频道、戏曲频道;2002年开办西部频道;2003年开办新闻频道、少儿频道;2004年开办音乐频道、西班牙语法语频道,并将西部频道置换为社会与法频道。同时,整合频道资源,突出专业频道特色,调整频道结构,各套节目不断完善改版,加强统一的包装、编排,业已形成以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为龙头的综合频道、专业频道门类日趋齐全,专业频道特色日益彰显,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覆盖国内国际的频道格局。
在栏目建设方面,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品位、格调的基础上,以更好地服务对象群体为目标,鼓励创新,注重营造自身风格,提高栏目品质。同时在全台建立了以收视率、收视份额为基础的,科学量化的测评体系、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实施严格的栏目末位淘汰制、栏目管理公开制度。全台目前正在播出的栏目总数为357个,其中包括大量为观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制作精良的名牌栏目,并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力,引领着全国电视节目制作的潮流。
在节目创作方面,中央电视台高度重视节目质量,鼓励多出精品,先后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强,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节目,不仅成为观众收视热点,而且在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春节联欢晚会"、多个电视大赛等许多固定制作播出的节目已经成为著名品牌,不同题材、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电视剧作品深受观众好评。中央电视台每年均有多个节目荣获国内、国际重要奖项。
编辑本段技术状况
中国中央电视台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包括演播室29个(含周边租用)、录音棚2个、配音译配机房29个、转播车8辆、EFP7套、DSNG(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6套、微波系统40套、编辑合成系统90套、非线性编辑系统60套、便携编辑机34套、对编设备133套、ENG493套、中继航拍直升机2架、动画创作系统1套、图像合成创作系统1套、带式制式转换系统1套等。采录制作设备已实现全面数字化,节目播出实现自动化,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高清晰度电视、交互式电视播出试验,建设了先进的新闻共享系统。先进的技术保障体系成为确保日常节目制作和重大宣传任务安全播出的重要支柱。各个演播大厅公用12个升降舞台。
中央电视台的安全播出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中央电视台近些年来播出事故率连续下降,1998年播出事故率为31.60秒/百小时,1999年为22.17秒/百小时,2000年为19.08秒/百小时,2001年为5.09秒/百小时,2002年为8.75秒/百小时,2003年为3.86秒/百小时,2004年为2.52秒/百小时,屡次刷新历史最好成绩。
编辑本段队伍状况
中央电视台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各类电视专业人才,是中央电视台最宝贵的财富。这支队伍在历次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表现突出,屡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
目前全台和直属单位职工总数近万人,包括台本部正式职工2355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工作人员1369人、占54%,硕士学历工作人员205人、占8%,博士学历工作人员42人、占1.9%);台本部编外人员568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工作人员265人、占4%,大学本科工作人员2328人、占41%,专科及以下学历工作人员3109人、占55%);台本部离退休人员582人。2002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员聘用制改革,全台正式职工全部改为聘用制。2003年起,中央电视台对编外人员管理进行改革,在清核人员的基础上,将编外人员转为企业聘用,改为企业化管理。
此外,直属单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职469人(离退休543人),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480人(离退休270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职289人(离退休123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4388人(包括各地分公司和影视基地)、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32人(不包括卫星公司)、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106人、中国爱乐乐团134人。
中央电视台拥有国内一流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深得全国广大电视观众厚爱。播音员主持人在业务上接受台播音员主持人指导委员会指导,执行严格的出镜管理制度。2003年起,中央电视台定期评选出该年度10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给予特殊津贴奖励。此特殊奖励政策将延伸至优秀的领导人员。
中央电视台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工作。全台及直属单位共有党员4096人,设立25个党总支、4个二级党委、200个党支部。中央电视台至2003年已连续十一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是全国新闻界"精神文明示范点"、"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单位"、"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市卫生红旗单位"、"北京市献血文明单位"、"北京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编辑本段经营创收情况
中央电视台的资金大部分源于广告收入,按照国家财政部给予的包干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努力创新,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收视份额基本保持在全国收视市场的30%左右。同时充分重视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的调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施"抓大不放小"的方针,广告营销服务专业规范,市场反馈良好,企业广告投放踊跃。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基本上也保持在全国电视广告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央电视台广告创收的不断、大幅度增长,在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CCTV凭借优秀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大奖,为中国品牌群体性的崛起奏响华彩乐章,也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中央电视台近些年来坚持宣传改革、栏目和节目创新的成效。
11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11月对来年第一套节目黄金段位广告招标。目前该活动已成为企业界对来年经济发展预期的展示,因而被经济分析人士评价为"晴雨表"、"中国经济的风向标"。2004年11月18日成功进行了2005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招标总额达52.4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从1999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收入年年递增,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 1999年为51.2649亿,2000年为57.4241亿,2001年为60.9977亿,2002年为70.4179亿。2003年开始采用国际通行的统计方法,纳入企业收入,全年总收入为102.2772亿元(事业收入81亿元、企业收入21亿元)。2004年总收入约为112.05亿元(事业收入约87亿元、企业收入约25亿元)。
1999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上缴国家税收33.11亿元,上交广电总局59.26亿元,共计92.37亿元,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传播效果
中央电视台节目全国人口覆盖率达到94.4%,观众超过11.15亿人(2003年统计数据)。在国内收视市场,中央电视台的收视份额基本保持在全国收视市场的30%左右。据2003年统计,观众人均每日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的时间为45分钟(人均每日收看电视时间为152分钟)。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得到全国观众的普遍认可,观众满意度一直位居前列,2003年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占据了全国卫星频道满意度排行的前12位,2004年在前16位中占据13席。
第四套节目中文国际频道、第九套节目英文国际频道、西班牙语法语频道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基本覆盖全球,并在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落地入户,其中CCTV-4在境外入户超过1000万户,CCTV-NEWS在境外入户达到4000万户。2004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牵头与地方台、境外中文媒体联合推出"中国卫星电视长城平台",包括中央电视台6个频道、7个省级地方频道,以及境外中文媒体共17套节目,在北美地区通过美国艾科斯塔公司平台落地。这标志着中国电视对外宣传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央电视台外宣工作在理念和运作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