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迎来从煤海到蓝海的资本裂变
——杨卓舒总裁接受山西媒体采访内容精编
中央给出了特殊的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圳当年的改革开放相当于全国像铁桶一般,于是在深圳那里捅了一个洞,然后连接着香港,香港的水也往这里流,全国的水也往那里流,于是深圳就起来了。浦东新区的建设是想恢复上海在70年前世界金融三角的地位,纽约、伦敦、上海,这是它担负的特殊使命。而天津滨海新区是让世界各国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在中国给了他们一块特殊的土壤,比如说南方的植物是酸性的,北方的植物是碱性的,于是把滨海新区换了一次土壤,让南方的植物到这里能生存,于是世界500强来了300多家,它的特点只适合这些企业在那里生长。就说山西煤老板有50个亿想到滨海新区去,没有立足之地,房地产没你的地、高新技术产业没你的地,和世界500强合作,世界500强也不缺钱。上海浦东是个金融中心,已经脱离了常规的实体经济,也不需要山西的煤炭资本。
卓达现在造的这个港是中国少数几个大港之一,30万吨的大港和上海、青岛的规模大致相等。这些港口已经有百年历史了,是不断建设的过程,而我们现在还处于建设期,上海港已经纯粹资本化了,看到的是船进船出,实际海港已经完全资本化了,与其说在那里走的是货,不如说走的是流动的国际资本。不要说一般的民间资本,就是国家重点国有大企业到上海港都很难有立足之地。深圳港更不用说了,早期深圳的原始迸发力已经差不多了,最绚丽的一刻过去了。
为什么说山西煤炭资本要投这个地方,因为这要借势,如果没有国家大政策,靠一个企业,靠一个地方政府的力量办不到,资本向这里选择是明智,资本也一定会向这里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