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完全忘了上一次的感冒发烧是在那一年了,但一定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很少像这两天这样硬生生地躺在床上,两眼发呆地望着天花板,然后再迷迷糊糊的睡去。
无法看书,因为平时让我珍爱的字迹都变得模糊了,发出迷茫的虚光,这才是真正让人沮丧的,在很多时候,再无聊的时光只要有一本喜欢的书在手,便会让我兴味无穷,可一旦染疾在身,再美妙的文字都会离我而去,让人伤感。
连续喝粥,加一点小咸菜和肉松,让我那个不舒服的肠胃多少有了些微的缓解。下午被一友人电话闹醒,嚷嚷着让我去参加他组的一饭局。有时饭局是最难推辞的,这是中国这种西方人永远无法明白的人情社会“礼尚往来”的交际规则,而我今日有了借口,乐得一份清闲。
病榻中的人是最为脆弱的,无论他平时表现得多么强大,一旦陷入病魔之掌,他便会在一种难耐的煎熬中让自己的所有抗力迅速走向崩溃。或许崩溃一说显得过于的危言耸听,但心理防线的溃败是显而易见的。这时候,往事的追忆便纷至沓来。奇异的是,伴随着杂沓之声而来的记忆,绝非是你有过的辉煌,灿烂的人生一刻,而是你内心的追悔,乃至忏悔,这便使我明了,一个人,惟处在这样一种无奈的情景之下,他才能最真实地唤醒他的纯真本性,停止纷纷扰扰的俗尘的追逐中的那份虚假的亢奋,而真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很想有机会挽回曾有过的错误,有时一个或许是出自善良愿望的错误会让自己长久地陷入一场内心的战争。我们这代人最大的性格缺陷(是性格所导致吗?)就是常以替他人着想为名,而忽略的这一“着想”有可能是一个可怕的自私。年轻一代的无所畏惧除却源自于坦荡,还有的就是他们知道何谓是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的真实含义于他们是誓死捍卫自己内心的启示与召唤,所以他们常常能做到义无返顾、心无旁骛。
往事如烟在我笔下是个会经常出现的词汇,我喜欢它,就因了一个“烟”字。这“烟”中有着难以说清道明的隐喻之意,一切都似在烟雨朦胧中,似见非见,但又历历在目,始终萦绕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弥漫着他,且伴随着他风雨兼程,它何只是一道“烟”呐,那分明就是一首永恒的咏叹调,裹着悲伤、裹着忧郁,裹着痛苦与欢乐、裹着渐行渐远但永在的美好的记忆,就连自己的人生,都像那一股烟雨一般变得迷朦了起来。
有点累了,感觉不适,我得去睡了。人啊人,惟在此刻是脆弱的!